工业物联网的核心是信息智能与工业智能的融合。通过采用信息技术,例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实现以数据驱动的工业应用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进而提高产业效率,创造价值。
我们分享的是2019年未来论坛·南京峰会上的科技创新对话——工业物联网:“智造”升级。
启明创投合伙人叶冠泰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丹,慧联无限首席科学家胡昱,玄羽科技董事长李鸿峰,毕马威中国管理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刘建刚,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夏建涛共同讨论发展工业物联网,难度究竟在哪里;即将到来的5G网络时代将怎样推进工业和制造业的数字化变革;从工业自动化向工业智能化升级,产业和企业如何把握新机遇等问题,主持人为协合新能源集团执行董事兼CTO,未来论坛青创联盟成员尚笠。
以下是主持人与启明创投合伙人叶冠泰对话全文。
启明创投合伙人叶冠泰
尚笠:大家好,我是尚笠,工业物联网的核心是信息智能与工业智能的融合。通过采用信息技术,例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实现以数据驱动的工业应用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进而提高产业效率,创造价值。 今天这个活动,我们请到了六位嘉宾,下面请各位嘉宾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叶冠泰:我个人的背景,大学和硕士读的是半导体芯片设计,做了一段芯片设计又做了投行,最新的一段历程是在创投界十几年,一开始在英特尔投资部,现在我在启明创投负责IT行业的投资,AI、大数据、工业自动化、芯片等都是我研究的话题。谢谢。
尚笠:下面咱们就进入沟通环节,我先抛砖引玉,扔一个题目进来,请各位嘉宾谈谈自己的想法。第一个问题是战略层面的问题。今天我们说到的工业物联网,从2010年左右温家宝总理提出来感知中国,物联网产业就启动了。之后几个信息技术的浪潮,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到今天,已经过去了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的挑战,在大多数工业场景,工业物联网大规模落地并未实现,这还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如何来看待?
叶冠泰:我离开前在芯片行业的最后一份工作是在晶圆厂里做厂长。在20多年前,晶圆厂里的物流都是通过机器人走的。最近大家都知道,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工厂是无人工厂。其实在细分领域的工业领域里面,汽车制造一直是智能化的。
我是一个投资人,我会讲资本的看法。如果这个行业它是足够头部的企业,头部的企业足够有钱,足够有获利能力的话,其实工业自动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不是一个点,刚开始的时候,如果你要做得好的话必须是一个面。点的话只能一点一点做,非常慢,而且点跟点之间怎么样去连接?是无法连接的,每个点的接口和格式都不太一样,所以会做得非常困难。
我个人坚定地认为,工业物联网在中国会不断往前走,是肯定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行业格局会被打破,包括我们的制造业,大家知道很多制造业的公司相对来说定价权是比较弱的,利润率是比较薄的,比如纺织业,很多纺织业跑到越南和孟加拉去了,剩下的企业,日子过得比较艰难,利润率比较低,我们用工业自动化来解决吗?我觉得是不现实的。
中国有一家非常棒的纺织业行业的冠军,叫申洲国际,市值千亿,工厂高度自动化。所有机器全部都连在一起。我们也会投很多工业自动化行业、传感器、软件等。最近人工智能技术比较成熟,我们也看到有一些点状的产品,有一家公司做的产品可以让纺织机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识别这个布织的怎么样。以前有许多工人巡检。现在工人被取代了。
如果说工业自动化产品是实实在在的,能够提高质量,能够帮助工厂赚钱的话,也不用什么补贴,工厂是可以负担这个钱的。我们还有一个做变压器的自动化的企业,可以取代好多个人,工厂的老板很现实,他知道我买这台机器十几万,我什么时候能回本,一年之内回本立马就买。我感觉工业物联网的落地是一个生意行为。
尚笠:工业物联网是两种技术,即IT和OT的融合。在技术融合的背后是人,人的背后是文化。IT和OT融合过程中,人和文化面临挑战。大家如何看待这一挑战?
叶冠泰:在工业互联网的项目中,完全同意几位嘉宾的说法。除了看到IT和OT紧密结合的必要性之外,我觉得还有另外一点,整个行业的利益链条怎么样能够缩短和打通,这个东西是非常关键的,说不定是我看的东西的第一要素。
中国工业的生态链是非常分散的,一个企业可能有数千家零部件的供应商,层层合作的环节非常复杂,很多时候IT和OT在某一个点,或者某一个零部件上面做出一些成效,对整个的核心企业的利益链效果可能是不够多的。
但是实际上真的是能够说做一个比较大的决定,做一个有影响力的决定,大家都来上IT系统吧,还是都来用这个技术吧,这个决策只有核心企业能够说。
我感觉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问题,这个东西有意思,这个点有意思,但实际上在整个生态环境里面,它的意思可能还不够。我们怎么样能够去找到那个东西,能打动核心企业,当然我们从一个创投的角度来说,不可能直接去投核心企业,我们看到一家公司,这个初创企业尽管是一个点,但是有全局观的一个点,这个点下面是什么,再下面是什么,加在一起,就是一个有意义的数字了。从这种角度,我觉得才能推动工业互联网。
尚笠:工业物联网基于过去十几年新兴的一系列信息技术,例如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人工智能,包括现在正在发生的5G。每个技术都有自己的硬核。这些技术应用到工业领域。从技术创新这个角度,大家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想法?
叶冠泰:我个人认为,也不是在所有的行业里面(人会被大量取代),但是在工业物联网里面,在工厂里面,我认为人是会大量地被取代的。目前为止我们看到了一些问题,为什么人还没有大量地被替代?第一点就是机器手的灵活性还不够,抓取还是非常困难的,在很多的工厂类抓取,它的利用率不高。相对来说如果一个手可以重复地去使用,不需要为一些变化定制的话,这个手不管从,抓取的算法,到压力传感器,加上做识别,目前技术上还是有挑战的。这个我认为我们会进一步去走,我认为也许就在3-5年之内,机器人会更加普遍地进入更多的工厂,当然那个时候人怎么办是另外的话题。
尚笠:场景是纷繁复杂的,有很多细分的行业市场,每个行业又有着自己的特质与规律。各位嘉宾根据自己在这个行业的从业经验,认为哪个细分工业市场,IT和OT的融合会首先爆发?
叶冠泰:我感觉可能有两类,首先我觉得其实IT化或者是互联网化这个念头,我感觉可能是不民主的。最近很些大的话题,都是说美国的互联网巨头们不民主,需要被反垄断制约一下。中国我们自己有自己的巨头,有些是国家的,也不存在被垄断。
巨头化我觉得是跟互联网化有必然的关系,互联网化通过云计算会把数字化运算的边际费用做到最低,几乎为零。IT化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可能在一些相对来说比较有巨头的行业里面,通过物联网的手段,是可以普及到整个行业的。
现在很多个大的行业也受到互联网巨头的冲击,经常也说到如果BAT进来怎么办。我感觉竞争对整个行业的推动IT化是很好的推动。回过头来我也说过,这个推动可能是不民主的,比如说互联网的巨头就那么几个,大家说腾讯来了怎么办,BAT来了怎么办,行业碎片化是不足以支撑做IT的转型,大家没有利润,没有人才来实施。
我认为未来工业行业会互联网化、IT化,最终会有几个巨头。但是留下来的可能不是现在这么碎片化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