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企业新闻

启明星 | 市值翻倍、早期投资人账面回报远超10倍,这家创新药企要成为药企中的“华为”

2020/02/12 | 投中网

2019年12月27日,再鼎医药旗下产品“则乐”在中国内地获批上市。

 
这是再鼎医药在中国内地获批上市的首款产品,也是首个由中国本土药企参与开发和生产的卵巢癌治疗创新药。
 
据介绍,作为卵巢癌治疗的潜在同类最优的PARP抑制剂,则乐拥有卓越的临床疗效、一天一次的给药方案和优越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是全球首个获批的适用于所有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群体、而无论BRCA是否突变的PARP抑制剂。
 
而则乐的上市不仅意味着再鼎医药正式敲开了中国内地的医药大门,也标志着再鼎医药的商业化开始驶向快车道。
 
实际上,从成立到实现商业化,再鼎医药仅仅用了5年时间,这对于创新药企业来说堪称奇迹。与此同时,基于迅猛的发展势头与强大的商业化运营能力,再鼎医药如今的市值早已翻倍。
 
再鼎医药背后的机构投资者也因此收获了高额回报。作为再鼎医药最早及最大的机构投资人,启明创投目前的账面回报已远超于10倍。
 
01/
首个商业化药品内地上市,构建创新药商业模式新常态
 
如果说“则乐”在中国香港的上市获批标志着再鼎医药开始迈入商业化阶段,那么则乐的内地上市则意味着再鼎医药正式驶向了商业化的快车道。
 
作为全球第一个获批的适用于所有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无论其BRCA基因是否突变的PARP抑制剂,则乐于2019年12月底在中国内地获批上市。这是我国首个本土企业参与开发和生产的卵巢癌治疗创新药,同时也是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资助的同类最优国家1类创新药。
 
实际上,则乐是再鼎医药从合作伙伴TESARO引进的产品,在登陆本土市场之前,则乐已于2017年3月、11月在美国与欧洲获批,并于2018年进入中国澳门与中国香港。
 
“则乐在中国香港获批上市是再鼎医药将创新药物迅速推向市场的体现,有着风向标的意义。”再鼎医药首席商务官兼大中华区总裁梁怡曾表示。
 
基于则乐的卓越的临床疗效,一经上市,则乐在香港便快速获得了市场份额。根据IQVIA的数据,则乐目前已是香港市场份额最高的PARP抑制剂,2019年第3季度市场份额达到77%。
 
与此同时,再鼎医药也因此增添了一把营收“利器”。再鼎医药2019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再鼎医药上半年净收入340万美元,为两大重磅肿瘤产品则乐和Optune在香港商业上市的销售业绩,其中则乐销售额为190万美元,Optune销售额为150万美元。同时期内,再鼎医药净亏损为8330万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特殊医药环境下,创新药企面临的最大难点就是产品的商业化落地。而本质上看,创新药难以商业化的核心问题实则在于商业模式的创新。
 
作为唯一一家在中国内地之外实现组织化商业化运营的创新药企,再鼎医药在为内地带来卵巢癌治疗创新药的同时,还欲通过多方共付生态圈的模式打造创新药上市的商业模式“新常态”,为国内创新药企的商业化落地提供范本。
 
“未来,我们所有创新疗法的上市都将同步与第三方机构展开合作,不仅第一时间即可通过各类金融服务降低患者对产品的可及性门槛,还将通过健康险的覆盖,未来提高更多健康人群对于创新药的支付能力。”梁怡称,再鼎医药希望与政府,基金会,第三方机构及患者,形成可持续性的“多方共付机制”,助力中国大病用药的破局和进步。
 
02/
市值翻倍,早期投资机构账面回报远超10倍
 
如同再鼎医药的商业化落地,再鼎医药的上市也可谓速度惊人。
 
2017年9月20日,成立仅3年的再鼎医药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为国内医药行业第一家在未产生销售收入前,以超过10亿美元市值上市的企业。发行价为18美元,当日报收27.93美元,全天涨幅达到55.17%,首日收盘市值达13.11亿美元。
 
某种程度上看,再鼎医药的市值增速像是搭上了商业化的快车。截止目前,再鼎医药的市值达33.57亿美元(2020年2月5日数据),已实现翻倍增长。
 
这也为其背后的投资者带来了高额回报。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上市前,再鼎医药共完成了三轮融资,累计超过10亿元人民币,主要加持者包括启明创投、红杉资本中国、泰福资本、尚珹投资、奥博资本等。
 
其中,启明创投作为再鼎医药最早及最大的机构投资方,目前的账面回报已远超投资额10倍。再鼎医药招股书显示,上市前,启明创投持股25.3%、Maxway Investment Limited持股16.6%、The Z Trust持股10.6%、红杉资本中国持股9.6%、KPCB持股9.3%。
 
回忆起当时押注再鼎医药的种种细节,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颕宇在自己的作品《奇遇-我在中国的创投日子》中感慨万千。“我们选择投资项目时考虑各种不同因素,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再鼎医药董事长兼CEO杜莹被称为“中国生物药界教母”,是中国生物医药科技创新的先锋。2001年,杜莹从美国辉瑞回到张江,一手奠定与包办了香港和记黄埔集团在中国医药市场的根基。2011年,杜莹离开和记黄埔,加入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专门投资医药健康行业,并投资了包括贝达医药在内的四个医药界极具影响力的项目,取得了很高的收益。
 
在梁颕宇眼中,拥有深厚的科研实力与投资经验的杜莹,是绝无仅有的人才。因此,当杜莹下定决心再次创业时,梁颕宇毫不犹豫地给予了鼓励与支持。“中国内地具有远见、执行力、研发力同时对政府运作及国情有一定了解的医药人才实在屈指可数。”
 
“启明创投是第一个也是连续投资再鼎医药的机构投资人。我们很高兴成为再鼎医药的一员,见证再鼎医药如何成为全球众多生物科技公司在中国拓展业务的窗口及合作伙伴。”梁颕宇称,自2014年起,启明创投先后总计投资再鼎医药超过3200万美元,上市后持股比例仍超过20%。
 
另外,投中网经查询发现,再鼎医药上市后还获得了包括富达国际、 贝莱德基金及其他全球共同基金在内的众多机构投资者的青睐与加注。目前,机构投资者在再鼎医药股票中持股超过70%。
 
03/
全力推进原研管线,打造药企中的“华为”
 
一直以来,再鼎医药都以其独特的商业运作VIC模式(VC+IP+CRO)备受市场认可,一度被定义为行业中的“再鼎模式”。
 
所谓VIC模式,即通过资本获得药物授权,引入创新产品管线,凭借科学家团队的技术实力与资源,并通过研发合作继续推进产品线。等产品上市之后,再通过研发外包的形式生产药物。这种方式大大缩短了创新药的研发周期,提高了新药开发的效率。
 
凭借“License in”的方式,再鼎医药建立了丰富的研发管线,其中就包括2款上市药物则乐(尼拉帕利)和肿瘤电场疗法Optune。“我们还将继续寻找创新的、具有同类最佳潜力的临床项目,完善我们在关键适应症中的管线,解决中国患者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杜莹在再鼎医药披露2019年上半年业绩时表示,目前,再鼎医药产品管线包含10个创新药物及疗法,其中9个已处于临床后期阶段,覆盖超过20个适应症。
 
然而,作为“外部合作+内部创新”双轮驱动的创新药企,长时期的“license in”模式标签也让外界对再鼎医药的自研能力提出了诸多质疑。
 
对此,梁怡表示,再鼎医药对于原研产品的投入巨大,2020年大概率会有第一个原研产品提交临床试验申请(IND),从而在市场中崭露头角。而创新药研发需要长时期投入,公司通过引入产品的商业化来投入自研管线研发,以形成良好的循环体系。
 
据悉,伴随公司产品管线的扩充与商业化工作的推进,预计2020年,再鼎医药将提交1-2个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并继续提交1-2个新产品或适应症的上市申请。
 
“再鼎医药正在全力推进内部研发管线,并希望从2020年开始每年提交一到两个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杜莹称。
 
在梁怡看来,相比于跨国药企,中国创新药企的商业化差距并不大,但在研发上却还有很长的道路才能真正走到中国创新服务全球。作为一家立足中国、全球运营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再鼎医药将通过“全球引进、自主研发”的战略致力于成为药企中的“华为”。
 
来源 | 投中网
作者 | 马慕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