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19日,启明创投第十四届人民币基金年会暨投资人高峰论坛在浙江杭州顺利召开。
作为中国顶级创业投资机构,创办17年来,启明创投始终在发现和推动中国创新方面贡献力量。本届峰会以“共创繁荣”为主题,创投机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正是通过连接投资者,支持初创企业、推动产业升级,来促进社会进步,共同创造繁荣。
本次论坛汇集了业内知名的有限合伙人(LP),科技及消费、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创新创业企业的参会嘉宾。
在开场致辞中,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宣布,启明创投正式完成第七期人民币基金的募集,基金规模达到65亿元人民币,是2023年迄今为止中国创投市场最大规模的人民币基金募资。
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
邝子平在发言中,既谈到了“守正”、“创新”,也谈到了“务实”,他强调,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在回顾2022年时,邝子平展示了融资端、已投项目、新投项目、新增人员等情况。融资端情况显示,启明创投去年关闭了第八期美元基金,规模达到25亿美元,是去年中国最大规模的VC基金。
目前,启明创投投资企业已经达到约530家,其中约有300家为活跃企业。这300家企业中,2022年的财务数据显示超过一大半的企业的收入是增长的。此外,从2022年1月到现在,这300多家企业里,在融资环境并不乐观的情况下,约有一半完成了后续一轮融资。而这些续融资企业中,约有74%的估值是上涨的,还有20%左右是持平的。去年全年启明创投共出手了约90次,其中新投项目约50家,续投的项目约40家;从2022年1月到今年4月,启明创投共有13家企业成功在不同的资本市场上市;2022年1月至今,启明创投新增了41位新同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投后部门的人员数量也在增加。
邝子平表示,投资的本质就是要给社会带来价值。创办迄今,启明创投在过去的17年中经历了中国的PC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硬科技时代,无论身处哪一个时代,哪一个阶段,投资的价值都在于推动科技发展、改善民生,通过创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效率。
展望未来,邝子平认为投资人和创业者不应被外部噪音过度干扰,而应看到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底层的投资逻辑有五点:第一,中国的经济体量足够大,且是单一、统一的巨大市场,很多创新机会能够很快形成规模效应;第二,科技的车轮不断向前推进,一定会造就新的投资机会,新的应用模式和新的消费场景;第三,中国的企业家精神依然旺盛,即使在宏观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很多专注于创新创业的企业家仍然没日没夜地工作,想方设法解决困难,充分利用每一个时间窗口;第四,中国的科技人才供应充足,无论是科技人才的数量还是水平都越来越高,优秀的管理人才的储备也非常雄厚;第五,出海机会。中国的产品已经不再是“物美价廉”,而是“物美”。无论是科技还是消费类产品,都已经能够以“市场第一”、“市场最优”、“当地最受欢迎的产品”的美誉,受到世界各地用户、消费者的欢迎。
《LP与GP的新时代和新征程》圆桌讨论由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主持,汇丰人寿首席投资官王海晶、建发新兴投资董事长王文怀、元禾辰坤主管合伙人徐清、上海科创基金总裁杨斌参与讨论。LP们分享了2022年初以来对人民币LP行业的观察和体会,LP在选择GP时的考量因素;在几位嘉宾看来,启明创投项目的失败率低,团队稳定性和成长性较高,一直在积极适应未来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自2022年初以来近18个月期间,人民币LP的出资意愿、规模、投资类型发生了什么变化?“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多变量中找到主变量”,上海科创基金总裁杨斌总结说。汇丰人寿首席投资官王海晶进一步分析,经历了2022年的融资寒冬后,投资人在项目选择上更为谨慎,但估值也更加健康。王海晶指出,同时随着A股,香港交易所18A和18C规则,S基金等退出渠道的拓宽,LP的出资意愿在不断提升。杨斌表示,上海科创基金的投资次数和进度均符合预期,项目聚焦在硬科技、新能源等科创属性强的赛道。建发新兴投资董事长王文怀从市场化母基金的角度,指出通过优秀GP支持科创企业的重要性,“让科技创新的长期价值惠及大多数人”。元禾辰坤主管合伙人徐清指出,在变化市场中实现稳定资产配置和收益是LP的根本目的,“不同GP的成长空间、多样的赛道和做法也让LP的投资形式更加灵活多元。”
在讨论LP如何选择GP时,嘉宾们也贡献了不同的维度与思考。杨斌认为,中国母基金的周期相对更短,为了增强抗风险的能力,投资GP时需要多元化的组合和配置,同时结合时代特点和国家战略需求做相应的调整和优化。王文怀表示,创投行业面临着波动和起伏性,需要从业者的长期主义心态,因此建发新兴投资非常关注GP的机构化、稳定性和传承性。徐清补充道,GP募投管退的方法论,以及是否与其整体投资策略契合,是元禾辰坤重点关注的因素。王海晶指出,启明创投即使在早期项目上失败率也较低,这正是LP对GP的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
随后,泰格医药(300347.SZ, 03347.HK)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总裁曹晓春与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围绕《穿越周期,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增长》展开尖峰对话,分享了泰格医药的成长之路和出海战略。
泰格医药是中国领先的一体化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平台,为全球制药和医疗器械行业提供跨越全周期的创新研发解决方案。十几年来,泰格医药已经拥有100多家子公司,并且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谈及创业初心,曹晓春表示彼时接触的国际CRO公司已经非常规范且专业,而中国的临床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促使创始团队萌生了创业想法,“中国也应该拥有一家这样的公司”,通过提供专业的服务,保证研究质量,帮助中国药品器械企业,能够更好地把产品临床评价做出来。
2002年,中国面临临床数据国际不认可难题,但因保持高质量的标准要求,通过品质保证及合作伙伴的口口相传,泰格医药最终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从仿制药到me-too,到未来真正的原研创新,每一个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服务模式,但是对质量的要求是始终不变的,只有质量体系全面提升上来,才能服务好客户。”曹晓春表示。
在胡旭波看来,泰格医药对中国创新药的蓬勃发展意义重大。伴随中国临床数据逐渐被认可,大家开始了解中国的研发能力,中国的新药逐渐被国际同行所认可,“这与大的CRO公司的发展高度关联。”
作为中国本土临床CRO国际化战略的先行者和领先者,泰格医药全球化布局正在持续完善。目前,泰格医药拥有超过10000人的专业团队,覆盖五大洲的50个国家,承接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和注册项目订单持续增加,助推医药研发国际化。
曹晓春表示,海外品牌的建立同样需要专业的服务,泰格医药将中国人的勤奋、努力、积极精神带到了海外。在管理上,既会派人出去,也会在当地吸纳专业人士建立团队,依托泰格医药的项目管理体系进行项目管理。
泰格医药是启明创投进行完整行业生态体系布局,并与投资企业建立长期伙伴关系的典型代表。2008年,启明创投成为泰格医药的唯一机构投资者,并且陪伴公司一路成长壮大。随后,泰格医药又成为启明创投的重要投资人,连续出资,双方保持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泰格医药也参与了众多医药基金的投资,对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有着深刻的思考。
曹晓春观察到,中国医药行业发展,从原来的以仿制为主进入到小幅度创新,但还没有进入到以创新为主体的阶段。所以中国医药未来的一大发展方向,是要从患者需求端、医院端去发现一些好的靶点、适应症,去做非常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始创新。
在为客户提供CRO服务的过程中,泰格医药接触到大量的企业、医生等,他们有诸多的想法,也会做一些基础科研,但两者之间还没有连接起来,基于此泰格医药开始进行投资布局。曹晓春表示,医药行业需要长期坚持,我们很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像启明创投这样基于长期投资理念,伴随企业长期发展的基金,从而帮助到更多企业的发展。
禾赛科技(NASDAQ: HSAI)首席科学家孙恺与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围绕《颠覆、变革与重塑,致胜全球汽车行业新时代》展开对话,分享了禾赛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和出海心得。孙恺分析,禾赛科技在国际化方面有三点优势:海外背景及语言优势,过硬的产品实力,迅速的服务响应。他强调,从长远来看,出海的中国企业需要在当地产生足够多的正向价值。
2014年,禾赛科技创立于中国上海,秉持着“赋能机器人,让人类生活更高效舒适”的使命,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支持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的乘用车和商用车,以及自动驾驶汽车。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技术也致力于赋能各类机器人应用,例如无人配送车和封闭区域内的物流机器人等。
邝子平介绍道,禾赛科技在今年2月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代表中国企业重新走向美国的资本市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亦是当时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融资额度受到市场关注度最高的企业之一。
孙恺进一步介绍,禾赛科技研发的是车载激光雷达,被认为是高阶自动驾驶中一个必备的传感器,亦是成本最高的汽车智能化增量零部件之一。禾赛科技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在全球的市占率已达到60%——即如果今天在美国硅谷的马路上看到一辆无人驾驶车,有60%的概率搭载的是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同时,由于无人驾驶市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禾赛科技从两年前开始拓展了ADAS乘用车市场,目前,搭载其产品的汽车正穿梭于大街小巷,包括理想汽车的L9、L8 Max等版本。
谈及机械激光雷达与半固态激光雷达、固态激光雷达技术的区别,孙恺说:“它们的内核其实是相似的,就是激光雷达发射系统和探测系统,唯一不同的是扫描机构。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采用的是360度旋转电机,半固态激光雷达可能使用的是转镜等,纯固态激光雷达可能没有任何运动部件,仅用一个2D激光器和探测器阵列来实现。”
孙恺分析,禾赛科技能够研发出优质的机械激光雷达及半固态、固态激光雷达,其坚实的基础来自于禾赛科技自2017年开始布局激光雷达内核的研发,并着重提升其半导体、先进制造的能力。自研发激光雷达不久,禾赛科技就成立了半导体事业部,且团队规模在所有激光雷达公司里遥遥领先。目前,激光雷达核心IC已经历了几轮的架构迭代。同时,在2017年每年仅需发货几百台、几千台激光雷达的时候,禾赛科技就意识到激光雷达是有望每年出货量达到百万台,甚至更高的汽车电子零部件产品,所以禾赛科技非常重视生产环节,从2017年开始决定自建工厂及整套生产体系。
深耕半导体、先进制造的禾赛科技也在近几年取得不错的进展。截至2022年底,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累计交付量超过10.3万台,是全球首个达到10万级别交付量的车载激光雷达公司。此外,禾赛科技是ADAS市场上少数已开始向汽车厂商批量交付激光雷达产品的公司,创造了月度交付量超过1万台的全球记录。
邝子平表示,创新企业出海是启明创投的底层投资逻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在科技创新方面,禾赛科技亦在出海方面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禾赛科技是一家非常国际化、客户群体高度全球化的企业。
在2018年,禾赛科技近70%的营收来自于海外,主要因为美国的客户有一套针对激光雷达的客观测试体系,与国外公司的同类产品相比,禾赛科技的产品在质量、性能方面更优,这助力禾赛科技在2018年拿到了三家美国主流无人驾驶领域头部企业的订单。同时,国外客户的认可带动国内企业选择禾赛科技的优质产品。孙恺分析,禾赛科技在国际化方面有三点优势:海外背景及语言优势,过硬的产品实力,迅速的服务响应。他强调,从长远来看,出海的中国企业需要在当地产生足够多的正向价值。
对于禾赛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孙恺说:“从2021年开始,禾赛科技是在全球车载激光雷达领域营收最高的公司之一。未来几年,禾赛科技希望能提供性能更优、质量更佳、成本更低的激光雷达,最终可以在每辆车上搭载激光雷达。事实上,很多汽车事故都可以通过智能化和搭载激光雷达的方式解决,随着车载激光雷达普及率的上升,有望实现自动驾驶零伤亡的愿景。”
星环科技(688031.SH)副总裁刘汪根与启明创投合伙人叶冠泰围绕《助力数字经济与信创产业持续发展》展开对话。刘汪根介绍了创立星环科技的初衷,公司的主营业务、客户构成,并分享了星环科技的业务拓展方向及上市带来的积极影响等。
中国领先的企业级大数据基础软件开发商星环科技,是国内较早专注于大数据基础软件研发的公司,围绕数据的集成、存储、治理、建模、分析、挖掘和流通等数据全生命周期提供基础软件及服务,已形成大数据与云基础平台、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开发与智能分析工具的软件产品矩阵,支撑客户及合作伙伴开发数据应用系统和业务应用系统,助力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2022年10月,星环科技正式在科创板挂牌上市,成为“国产大数据基础软件第一股”。
叶冠泰介绍道,启明创投于2015年领投了星环科技的A+轮融资,并在B轮融资中继续支持,至今已一路陪伴9年;星环科技亦是他在启明创投投资的第一个企业服务项目。
谈及创业初衷,刘汪根说:“2012年,我们认为大数据的未来是在多种类型数据的碰撞和计算中找到价值,甚至能够实现预测性的分析。现在大家提及的AI,那个时候叫做预测性分析。基于此,我们认为应该把大数据的方向转向多模型的数据计算。第二,国内的数据量比海外更大,尤其体现在金融企业客户这一端,海量用户的业务需求对数据分析和计算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当时银行客户普遍采用数据库来构建数据仓库系统,以此支撑内部的经营决策分析。2012年相关行业分析报告指出国内企业在数据仓库分析领域的年投资额在40-60亿元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星环科技的客户主要分为两类群体:一类是金融企业、银行等客户,他们希望通过数据技术推动其业务发展;一类是政府类、央企、交通等国计民生相关客户,我们通过大数据技术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
星环科技十分重视对行业客户需求的洞察,并坚持“自主研发、领先一代”的技术战略,因为中国企业客户的数据量级和业务复杂度更高,来自海外的开源大数据技术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业务问题,星环科技就坚定地研发了一系列创新技术来满足业务需求,也创造了业内多个第一。
银行业的存量业务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的业务复杂度高,开源大数据技术重在事务能力,不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因此不适合金融业务场景,所以星环科技在2015年就率先研发完成了基于大数据的分布式事务系统,提升系统的计算能力,从而满足金融行业的数据准确性和计算复杂性要求,而类似开源技术DeltaLake直到2019年才出现。政府客户的大数据中心需要为各个委办局提供多租户的数据服务,因此云化的能力非常重要,星环科技也判断了相关的需求,并从2015年开始数据云技术的研发,并在2018年在业内率先推出基于容器技术的云化大数据产品,在多个省、市一级大数据中心快速落地。公司坚持自研路线已达9年,已经实现了大数据相关技术的自主可控,代码原创率超过90%,也获得工信部专业测试认证。刘汪根同时分享了星环科技未来的拓展方向,包括数据要素市场、大数据技术、多模型数据处理、分布式数据库等。
刘汪根指出,作为“国产大数据基础软件第一股”,星环科技成为了很多企业业务合作的首选;公司也借助上市这一契机招募了许多优秀的中层管理人员,公司的管理进一步迈向专业化。
作为创新创业的沃土,杭州汇聚了众多优质企业。高峰论坛特设《对话在杭企业:创新无界,从杭州走向世界》,邀请了4家启明创投在杭企业创始人参与讨论。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颕宇主持,与千麦医疗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娅妮,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董事长李方平,堃博医疗(02216.HK)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湛国威,诺辉健康(06606.HK)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叶青展开讨论。
01/
为何在杭州创业?
谈及最初为何选择在杭州创业,陈娅妮表示2013年千麦医疗在杭州建立了第一家独立型实验室,10年间,公司已经在全国16个省市建立了连锁医疗机构。选择杭州创业是因为杭州政府有非常好的服务心态,能跟企业站在一个角度去讨论、解决问题,并且在创业过程中,给予了企业很多的政策扶持和解决方案。同时杭州是一个人才高地,高校众多,还通过诸多的政策吸引了五湖四海的人才,企业能招募到各种各样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此外,杭州的医疗产业非常丰富,这也是千麦医疗一直把集团的供应链放在杭州的重要原因。
湛国威有着同样的感受,专注肺部疾病介入诊疗创新器械的堃博医疗将中国研发中心落地在杭州,看中的是杭州有着非常好的创业氛围,大家有干劲,敢于冒风险,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为事业拼搏;第二,政府极具人性化的服务,企业遇到问题,都能够得到政府行政部门非常高效的处理和解决。第三是人才,浙江有非常好的大学,同时能够吸引到周边省市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公司的发展和建设中。
作为中国最早专注于癌症早筛的企业,诺辉健康成长壮大于杭州。朱叶青表示,浙江企业和政府务实且具有实干精神,政府非常关注企业的发展,对公司的发展数据能够娓娓道来,给予企业润物细无声的关心。此外,杭州不仅能够聚集人才,包括投资人、客户也愿意来杭州进行考察和投资。
02/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伴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民众对医疗健康重视程度的提升,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谈及中国市场未来发展潜力,陈娅妮表示,未来ICL(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行业依然大有可为,整个特检市场向ICL领域快速转移,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千麦医疗会继续在该领域生根,占领市场优势。同时也会推动普检的自动化。据悉,千麦医疗自建了整个信息化系统,又将整个大数据进行了梳理,把所有的运营数据整合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打通,就是为未来AI替代做准备。“这个行业可以从劳动密集型走向高度自动化,不断降本增效,最终实现‘黑灯’实验室这样一个进程。”陈娅妮表示。
诺尔康是一家致力于残疾人康复事业的神经电子产品高科技企业,其自主生产的人工耳蜗产品,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外产品高价垄断的局面,实现了千万聋人翘首期盼40年的梦想,成为全球第四家世界领先的人工耳蜗制造商。在李方平看来,人工耳蜗不仅在中国市场大有可为,在海外也是重要增量市场。此外,诺尔康也将研发和产品拓展到人工视觉、帕金森、脑干植入等领域,不断进行探索。
在医疗器械行业从业二十多年,见证了国内创新医疗器械的发展,湛国威认为中国有强劲的临床需求,患者和医生数量众多,需求不断涌现。随着疾病复杂程度,以及对于治疗效果、安全性的更高要求,将成为企业不断寻找创新和发展的源泉。“以慢性阻塞性肺病为例,中国有1亿慢阻肺患者,其中50%以上的患者有急性加重的风险,冬春之交患者ICU急救频次平均在2次左右,经济和家庭负担非常重,堃博医疗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同研发中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TLD(肺部靶向去神经消融系统),通过介入方式实现了药物等效,未来将为这批患者带来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每隔五年,中国医疗产业都会发生一次剧变,未来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一定会通过产品创新、专利布局,通过创新治疗术式去开辟新的市场。”
朱叶青同样看好中国市场未来发展潜力,从需求端而言,新生儿出生率下降,老年人口增多,以及新冠后健康消费的升级,大家都在寻找医疗健康产业的创业和投资机会,“医疗健康这个行业一定是朝阳产业”。从供给方而言,技术的进步、模式的创新,通过结合医院和家庭诊疗体系的应用,甚至是家用仪器、设备、技术的创新,一定会为中国医疗产业带来更多的机会。
03/
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伴随中国医疗健康企业的不断成长壮大,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迈向国际市场,融入到全球产业链和创新链。
有着外企和中国企业复合从业经历的湛国威认为,中国企业主要有三大优势:第一,产品迭代迅速,比传统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快2-3倍,使得企业可以在专利布局、产品使用安全和有效性等层面反超国际竞争对手。第二,中国企业不再以便宜制胜,而是有专利、产品创新加持,通过当地市场深耕,获得品牌效应。第三是人才具备全球化视野,不再局限于微创新、微调整。谈及挑战,战略布局是最大的问题,包括当地政策、营销体系、数据合规等不确定性因素。
诺辉健康同样在布局海外市场。朱叶青表示今年年初诺辉健康在中国香港设立了国际研发中心,就是利用这一中心开展产品全球化临床,既能够解决海外临床数据的来源问题,又能够保留IP的独立性。同时公司也在尝试通过与中国香港的一些合作伙伴的合作,来试水产品在国际成熟市场的营销,然后再考虑海外市场。“除了创新医疗器械License-out(对外授权)这类交易,大部分企业想要出海必须分步走,如果直接去美国等市场,不仅竞争激烈且临床成本高,对于多数企业而言往往比较困难。”
专题讨论《半导体行业中期展望:步入规模化量产后的机会和挑战》由启明创投合伙人叶冠泰主持,移芯通信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石,弥费科技创始人、董事长缪峰,爱芯元智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仇肖莘参与讨论。叶冠泰就半导体行业的未来展望,生成式AI对行业的影响,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等话题与嘉宾进行了交流,与会嘉宾表示半导体行业需要脚踏实地打磨产品,拥抱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步入后疫情时代,半导体行业是否已经过了红利期,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技术浪潮是否能带来新的机遇?
刘石表示,移芯通信专注在IoT领域的蜂窝通讯芯片。随着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新趋势的发展,万物互联时代正在来临,而人工智能技术的拓展对未来通讯的要求也会越来越丰富。ChatGPT的爆发对蜂窝通讯而言是重大的利好,大模型的诞生促使云端计算实现爆发增长,对智能设备上大带宽和低延时的通讯要求会更加迫切和丰富。移芯通信坚定地看好蜂窝通讯领域的长久和持续发展。
缪峰指出,半导体制造是非常严谨的制造业,每一款设备从验证到大批量交付都需要较长时间。过去三年的窗口期,国产设备的性能有了显著提升。未来三年,弥费科技的战略重点为海内外双轮驱动销售,实现全球市场占有率的提升。目前弥费科技已经在尝试用新的AI技术提高研发效率,希望从提高产品效能的角度为终端晶圆厂客户提供价值。
仇肖莘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不断催生新机遇,此前的几波技术浪潮曾推动爱芯元智在视觉处理、汽车电子等芯片技术上的进展。而近期大模型的爆发也给探索边缘侧和端侧大模型创造了机会,爱芯元智正在努力打造基于芯片+软件的端侧、边缘侧人工智能算力平台,让智能落实到生活的真实场景,最终实现人工智能普及化的企业使命。
半导体赛道选手众多,如何在激烈的“内卷”中保持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的关键课题。刘石认为,芯片公司真正成功还是要“老老实实做”,靠产品说话。芯片的集成度、功耗、性能等核心硬指标才是让客户选择产品的关键,因此芯片公司应该从硬实力上建立绝对优势。
对于缪峰而言,做半导体设备最重要的是“保持干净、纯粹的心往前冲”,不断夯实技术。弥费科技积累了3至4年的先发优势,已经能提供整套的AMHS(Automatic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自动物料搬送系统)设备,解决客户整体性的问题。
仇肖莘认为,打造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钻研独创性的新技术是保持竞争力的两大关键。在芯片行业开始进入“清库存”、大打价格战的阶段,爱芯元智引领了“黑光相机”新品类的风潮,帮助客户创造差异化的价值,从而让客户在降价潮中维持一定的利润。
在高精尖人才汇集的半导体行业,刘石分享了打造团队的经验。移芯通信成立六年以来,没有核心员工离开公司,团队形成了极高的配合默契度,通过成功项目积累的自信是维持团队往前走、保持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缪峰认为,领导者应该从大局出发,不断完善组织结构,带领团队打胜仗,取得阶段性成功。
仇肖莘则表示公司快速成长中难免遇到困难和危机,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自我检视和重构,寻找合适的突破口,而引进外部优秀人才,不断优化组织和流程,清晰战略目标等都是完善团队建设的重要举措。
专题讨论《创新药国际化》由启明创投合伙人陈侃主持,3位来自启明创投创新药领域的投资企业创始人士泽生物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翔,宜联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薛彤彤,信念医药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郑静参与讨论。陈侃指出,创新和出海是未来产生投资回报最主要的驱动力。嘉宾则分享了出海的经验和心得,表示中国生物医药领域正在迭代性创新的阶段,未来可预见有突破性的成长和创新机会。
从全球化团队、国际合作,到海外临床研究实验,三家公司在出海方面都取得了各自的里程碑。郑静分享道,类似信念医药这样的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等资源上直接与大企业竞争的难度必然很大,目前公司在欧美市场的拓展主要通过与MNC(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来实现;与此同时,信念医药亦在摸索并自建出海能力,逐步覆盖新加坡、中东、北非等市场。但不论是哪个市场,出海的核心还是在于产品本身的竞争力。
李翔指出,目前常见的出海方式包括自主出海、联合出海、License-in(授权引进)/License-out(对外授权)等模式,但首要挑战也是产品管线是否真正具有国际化的竞争力。此外,海外当地的监管法规和宏观环境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企业应当长线规划,脚踏实地落实每一个步骤。薛彤彤基于宜联生物在ADC(抗体偶联药物)赛道的经验总结了出海“三步曲”:第一是建立海外R&D的能力,临床前研究能获得海外监管部门认可;第二是在海外开展临床研究,证明产品的临床价值;第三是通过可靠的合作伙伴推进商业化进程。
在实际操作中,如何与MNC推进合作是中国创新药出海的一大课题。李翔表示,MNC对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等新兴领域的关注阶段正在前移,在评估过程中,企业需要预留充足的时间成本,坦诚交流,配合尽职调查。薛彤彤提到,MNC对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进展保持着密切关注。在临床数据以外,开发过程中的产品CMC质量等其他方面都满足国际化标准,在各方面都达成一致,有可能达成更好的合作。郑静补充道,MNC很关心是否具备国际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合作条约)专利,和IIT(Investigator-Initiated Trial,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的临床数据,以及这些数据是否扎实可信。她建议企业结合自身优势与技术专利,将IIT或者临床各阶段数据到商业化生产CMC工艺Know-how等技术能力及平台打包去谈整体合作。
放眼当下,中国生物医药是否已经具备了有国际竞争力的医药产品?对此郑静表示,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国基于科学家及工程师的红利,在生物医药领域打下了扎实的技术和人才基础。同时,国家各级政府和机构的领导在各个方面大力支持本土创新药企的发展,打造了优渥的创新环境与营商土壤,所以她对于医药产品竞争力局部达到甚至赶超国际水准,持有谨慎乐观的态度,并且预期中国创新药企业的诸多前沿创新疗法,包括细胞疗法、基因疗法等,凭借其卓越的产品数据和实力以及前瞻的注册策略和商业化路径,将会越来越多出现在出海交易以及国际舞台上。
“我们在过去20年产业积累的基础上,现在的机会就是出海。”薛彤彤认为,出海分为三步:第一是要具备海外研发能力,特别是在产品前期技术设计和选择方面,在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差异化的基础上,企业的研究要达到被海外监管部门认可的水平。第二是在开展临床研究方面,能够和海外的医生资源展开合作,证明产品有临床价值,能够满足临床研究。第三是当进入到更大规模的临床,继而进入商业化时,能够找到可靠的合作伙伴,支持完成后续的开发,并实现更好的现金流。
李翔补充说,在具体的出海过程中,企业面临多因素的挑战,需要克服。其一是法规上的挑战。各地的法规和监管要求存在差异。其二,在目前生物医药寒冬的大环境下,企业要对供应商、合作伙伴选择等进行更细致的规划,量入为出,发挥合作伙伴优势,最后使得产品能够真正地脱颖而出。
专题讨论《先进制造:从专精特新迈向全球领先》由启明创投执行董事陈南主持,申科谱创始人、董事长毛明春,梅卡曼德机器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邵天兰,苏磁智能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尹成科参与讨论。嘉宾们围绕中国先进制造业的科技实力、将科技转化为产品并实现规模化及企业出海前的准备展开分享。
01/
中国先进制造业的科技实力
对于中国制造业的科技含量,毛明春指出,科技和制造业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科技引领、推动了工业革命,“制造业有科技”。毛明春强调,目前中国企业已经有能力提供核心零部件及高端设备,并走向海外,中国制造业在迭代升级过程中有望成为核心零部件、设备的主力供应商。
邵天兰总结了2个判断企业科技含量的指标:其一,研发部门放假多长时间,公司还能存活;其二,提升材料费用和提升生产交付的人工成本,提升到什么程度会影响到公司的生死存亡。邵天兰分析,当研发部门不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时,公司往往依赖资金、渠道、成本控制等,那就意味着一家公司或者一个行业并非实实在在处于科技领域。
在尹成科看来,“先进技术革新应用于制造领域,往往会引发工业革命。到今天为止,磁悬浮技术已经成为半导体、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刚需。”尹成科表示,“今天我们的很多技术,甚至已经到了人类知识的前沿或者边界,我们认为集中精力,长时间地去投入,不断打通技术关卡,最后会形成科技壁垒很高的产品。”
02/
如何实现技术产业化?
针对将科技转化为产品并实现规模化这一话题,邵天兰分享了2个关键点——选择好的下游行业、选择好的品类。前者指的是围绕一个呈现上升势头的行业,提供很多种产品,这需要深入行业中的工艺、流程;后者指的是锚定某一品类,服务多个行业。他强调,能实现二者兼得最好,但一般情况下实现其中一个关键点就足够了。以梅卡曼德机器人为例,公司就选择了品类路线,围绕人工智能、传感感知规划发展,继而服务很多行业。邵天兰也分享了梅卡曼德机器人快速发展的秘诀,即从要求低的行业开始,逐步覆盖至要求高的行业,从能尝试不太成熟的产品、技术的大行业、大客户逐步覆盖至中小企业;从国内客户开始,逐渐发展全球客户。
当谈到苏磁智能科技实现产品产业化的道路,尹成科介绍道,公司在探索初期通过承接研究性质的项目,实现了锻炼团队的目的;通过长时间接触不同的市场,认清到底哪个产品方向有规模化应用前景。“进入到场景后才能判断,到底哪个是真需求,是刚需。”2021年,苏磁智能科技抓住了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的时机,以承接磁悬浮晶圆转台业务为契机,逐渐推广其产品线,不断覆盖市场。
在前述讨论的基础上,毛明春提出,企业应抱有尊重市场的心态。他认为,企业应先完成大量的市场调研工作,认知到市场上需要的是什么,才能进入到围绕技术做出产品,形成商业价值的阶段,“这才是科技转化成产品。”
毛明春指出,申科谱通过市场调研,认为在广泛的激光技术应用领域,半导体行业的激光及工艺技术应用是当前国内市场最需要的,结合自身研发周期,进行充分评估后,决定进军晶圆切割机。“为什么要匹配自己的研发周期?虽然现在的市场需求旺盛,但一款产品的开发周期需要3年,如果3年后市场饱和,那这个产品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毛明春强调,科技转化成产品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技术支撑的产品差异化,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分析,需要踩准。
03/
中国制造业企业出海
应先做到专精特新
出海是几家企业都在关注的方向。尹成科认为,未来,核心零部件势必会与半导体芯片、设备等一起走向全球,在这之前,企业应在生产品质、知识产权等方面做好准备。苏磁智能科技以其技术优势已开始与国外的客户接触,并随着其产品不断深入客户,在独立走向海外市场时已经具备了竞争优势;同时,公司也通过申请PCT专利的手段做好了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
毛明春表示:“中国的设备国际化之前应首先做到专精特新。即在特定的细分应用场景里,找到自己的特点,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且这一优势不仅是体现在中国的制造业里面,也体现在全球制造业里面。对于在某一细分行业里的头部企业,接下来需在国际化销售渠道、客户资源、知识产权等相关领域提前做好准备,这样才具备走出去的条件。”申科谱每年在汽车行业的销售额近2/3来自于海外,这是因为公司先在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中国客户中建立良好的口碑,再由这些中国客户将申科谱引荐给全球客户,通过客户资源优势实现出海。
对于制造行业的“内卷”现象,邵天兰指出,制造业中领先企业的一大优势就是成为所在品类内的“安全选择”,当“安全选择”诞生后,这一品类往往就不会出现激烈的竞争。为了做到这一点,企业需要在品类中实现足够的产品覆盖,解决主流的客户需求,在销售、安装、售后、备货等方面具备非常丰富的渠道,并且建立起全球生态体系。目前,梅卡曼德机器人致力于实现国际化,其路径就是将海外业务占比提升至全球同类优秀企业的水平,成为客户的“安全选择”。
今年以来,ChatGPT大热引发了市场对于生成式AI和大模型的高度关注。作为人工智能领域领先且活跃的创业投资机构,启明创投早在该领域进行布局,投资了多家企业。在峰会《AI进入新时代:生成式AI》专题讨论环节,启明创投合伙人周志峰担任主持,与投资企业无限光年创始人、复旦大学浩清教授、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院长漆远,智谱AI首席执行官张鹏,衔远科技创始人、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周伯文展开讨论。
01/
人工智能新范式转变
如同上个世纪80年代的PC、90年代的互联网、21世纪前十年的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被众多科技领袖视为人类最大的技术机会和变革,判定依据何在?
对此漆远认为人工智能大模型涌现出了超出预期的能力,让大家看到了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未来,成为行业变革浪潮的开始。大模型基于强大的泛化能力,通过小数据的微调就可以在新场景快速实现好的分析推理能力,使人工智能公司可以摆脱过去依赖昂贵人力进行垂直场景的定制化外包模式,让“model as service”和人工智能产品化成为可能。以OpenAI、Midjourney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公司,通过巧妙的产品形式实现了快速的用户增长和营收增长,这对内容生产密集型行业,例如金融、医药、游戏、教育等行业,都能带来行业重塑和变革的启发。
张鹏认为大模型主要带来两点变化:第一,大模型通用能力强,将上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里分设的小模型统一为一个大模型,并且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可完成多场景任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第二,大模型从单模态向多模态发展,从而让人工智能更像人。前者带来实际的行业价值,即技术带来的价值范式的变化,后者是从技术根源上迈向新台阶,两者共同造就了全新的人工智能时代。
周伯文认为大模型的诞生提供了“系统1”和“系统2”联合共创的可能。其背景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畅销书《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中提出了人的思考方式有两类:“系统1”和“系统2”——“系统1”的特点是基于直觉和经验判断,快速、不需要大量计算,“系统2”的特点是有语言、算法、计算、逻辑。最初,人们认为AI更适合做“系统1”的工作,比如人脸识别、质检就是基于“系统1”的模式识别。周伯文指出,ChatGPT的出现验证了AI做系统2的可行性,这意味着可以让AI去发现新知识,新知识的发现帮助人类设计出更好的AI,比如对脑科学的发现,计算优化的发现,一个创造新知识的飞轮就出现了。
02/
大模型时代的创业机会
AI通用底座大模型的搭建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脑力密集型产业,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创业公司究竟是否适合在通用底座大模型领域创业?
张鹏回忆创业初心,彼时深度学习已经在产业界落地,团队认识到,未来人工智能不仅要解决感知问题,更要解决认知问题。对人类认知能力最简单粗暴的一种模仿,就是神经网络。OpenAI让人们开始坚信要有一个类似千亿规模的物理基础,来论证人工智能能否解决认知问题,这是大规模训练模型基座的重要性所在。
周伯文认为长远而言,一个模型最重要的是能力,而非参数规模。相对于算力,更大的挑战在于算法的开放性,AI进入大航海时代,海面漆黑一片。对于AI企业而言,创始人需要凭借判断力做出决策的能力无比重要。与移动互联网时代小步快跑的创业逻辑不同,生成式AI时代,创业者需要对商业模式、技术方向、趋势、人才等各方面做出判断,这些挑战远远高于对算力的需求。
漆远认为,目前的大模型同时是多个领域的博士通才。但是训练通才成本极高,也很不容易做到在某个专业特别精深,比如成为某个领域的院士,因为训练通才大模型时需要平衡在不同领域的能力。但是对行业应用的大模型,也许需要的是在训练出好的高中生的理解和推理能力后,再聚焦一个或几个相关专业学习。这样大模型的行业服务能力可能更精准,对算力的需求也不会那么大。
另外,目前的大模型确实体现了人类慢思考的推理能力,但是未来不一定使用今天的神经网络系统。就像我们从小学学乘法,从最基础原理来学。但是成人做乘法不会再回忆基础的乘法原理再来做,那样太慢,而是直接记住了乘法表。类似的,我们可以把推理规则和神经网络结合大规模降低计算成本,并提升推理精准度。
03/
从技术到产品创新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言,企业只有两个基本职能:一是创造差异化的好产品,二是通过营销,让客户相信这是好的产品,成为其内心首选。而周伯文将这两件事情拆分成了5个D,即Discover(去洞察发现市场上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Define(定义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Design(把产品材质、品参、外观、包装等完成设计);Develop(驱动整个研发流程,将设计变为产品);Distribute(把产品、理念、想法包括产品自身的价值点精准传达给消费者,让消费者为此买单)。周伯文表示,当下人类第一次有机会用统一的大模型,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来解决5D这一流程。
展望智谱AI未来的发展方向,张鹏表示,会持续打造自己的大模型底座,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也会建立开源生态,和上下游生态,包括与芯片企业等共同合作,完成AGI伟大目标。
漆远表示无限光年会基于垂直场景,在业务中沉淀、优化完整的算法工程产品体系。目前百模大赛容易陷入同质化的陷阱。结合开源和自研的技术,快速迭代的能力会是创业公司制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