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各地开始陆续复工。复工人员都会面临同一个难题,那就是防护。近日,启明创投投资企业曜影医疗护理经理丁宝琼在线上为启明创投员工分享了如何做好复工及居家防护的要点。
要对抗这一“无形的敌人”,首先要对其有清晰的认知,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及流行病学特点是什么?对付它的有效方法是什么?丁宝琼强调,谨记四个预防原则,将帮助大家做好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与他人保持距离。
新型冠状病毒是RNA病毒,是新发现的第7种感染人的冠状病毒,因此我们称之为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很容易与我们口腔、鼻腔和眼结膜的黏膜中受体相结合,从而引起感染。
新冠病毒怕热,56℃条件下 30分钟就能被杀灭;对紫外线敏感;酒精、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等消毒剂也能杀灭该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极易传播。任何一种传染病的传播,都有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的感染者。如果不采取防护措施,理论上1名患者可将病毒传播给2-3人。
飞沫传播:传播距离通常在一到两米内。我们平时强调戴口罩,就是避免飞沫传播。飞沫可以通过说话、咳嗽或是打喷嚏进行传播。
接触传播:大的飞沫很快沉积在物体表面,如果你用手接触这些物体表面,再用手摸自己口鼻,病毒可以进入自己的黏膜,很容易引起感染。
气溶胶传播:对普通公众影响不大,对临床医护人员有重要的警示和防护意义。
除了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之外,年轻人、婴幼儿也都是易感人群。
我们提倡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有效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目前没有相关的研究数据,基于对SARS-CoV抵抗力的研究,它可以在环境表面存活数小时,冬天寒冷的环境下可以存活四至五天。
一开始和流感的症状很像:发热、乏力、干咳等,有的患者症状很轻。但是有的患者在感染后第七天到第十天,可能会发生呼吸急促,然后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衰竭。因此我们要重视个人防护,避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个人防护方面,戴口罩是重中之重。建议大家选用医用外科口罩,它虽然薄薄的,但其实包括防水层、过滤层和吸湿层三层,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若遇到有人戴带有呼气阀的防护口罩,建议远离。因为呼气阀更多的是帮助佩戴者降低戴口罩时呼气的阻力,提高戴口罩的舒适性,但是感染者会将病毒通过呼吸阀呼出,导致其他人感染。
戴口罩之前要勤洗双手。脱口罩时,从系带边取下,不要用手去摸外面,外面是被污染的地方。这些小细节一定要注意。
洗手在日常个人防护中非常重要。若手接触到污染表面,再用污染的手去摸面部,就很容易导致感染。
地铁里的拉环、电梯的按钮、公共区域的水龙头、办公区域的空调及灯的开关等,这些多人反复接触的物体,导致病毒传播的几率非常大。大家在接触这些部位以后,一定要注意洗手。
洗手有两种方法。一是流动水洗手(肥皂或洗手液和水),另外一种可以用含有酒精的速干手消毒液来进行手部的消毒。如果手上有明显可见的污染,建议用流动水洗手。
用水洗手时,我们提倡应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7步洗手法的步骤进行揉搓,需要至少揉搓20秒以上,可以机械地把病毒从我们的手上去除,然后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若是没有患者的三口之家,一般不需要做特别的消毒。若怀疑有密切的病例接触史,或者家里有客人来访,可以及时消毒相关物体表面。
常用的消毒产品主要有以下两大类,消毒产品要注意放在儿童不易接触的地方。
第一类是酒精类产品,如酒精消毒剂或酒精棉片,通常我们建议,酒精只适用于小范围皮肤,小物件表面和高频手接触物体表面的擦拭消毒,如手机,钥匙,电脑、门把手和电视机摇控器等。也可用沾有75%酒精的抹布对私家车内的门把手、座椅、方向盘、车档等表面进行擦拭消毒,但擦拭消毒时不可吸烟,需要保持通风。千万不要大面积地喷洒于身体上或空气中,因为酒精是甲类火灾危险品,以免发生火灾的危险。
第二类是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84消毒液要与清水稀释后才能用,通常居家含氯消毒剂的浓度建议为500毫克每升,在使用含氯消毒剂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佩戴护目镜,橡胶手套,还有防水的围裙等。
含氯消毒剂要现配现用,用冷水配制,通常超过二十四小时就不要再用了,因为它会挥发,浓度会降低。
含氯消毒剂可以用于擦拭地板、家具。擦试家具三十分钟以后,就可以起到消毒的效果,此时应再用清水重新擦试一次,避免引起腐蚀。不要与酒精、洁厕灵等消毒清洁产品同时使用。
同时注意保持外出回来要洗手;居室勤开窗,多通风;夹菜用公筷等良好的习惯。
上下班途中,建议全程佩戴一次性口罩。尽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若只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车以后,尽量不要用手触摸拉环等。
乘电梯时建议用纸巾按电梯按钮,不要用手直接去接触,在电梯内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办公室要注意通风,多人办公要佩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
如实填写健康日报;减少聚众开会;不与同事聚集用餐,注意错时用餐。
近期我们建议大家减少出行。必需的出行,注意全程佩戴口罩和随身携带速干手消毒液。
避免接触公共场所的共用物品和部位,如果必须接触,接触后应立即清洗双手。
应尽量减少和他人的密切接触。还应该避免接触患病的动物和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