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0日,由健康界传媒、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主办,西京医院、纽约长老会医院联合主办的“2015健康界峰会”在西安举办。挂号网董事长兼CEO廖杰远作为受邀嘉宾,参加了此次高峰论坛并发表了“‘互联网+’促进医疗服务效率提升”的主题报告。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朋友们好!我是做智能计算机的。2010年,我1岁半的小侄儿得了一种罕见的疾病。我带他折腾了十几家医院,在9个月里,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对看病难可谓感同身受。所以在那个时候,我无知无畏地做了一个决定,希望用自己的IT知识,用互联网经验,能够促进医疗服务效率的改进和提升。我今天简短把我们这几年做的探索和实践跟各位老师们做一个探讨。
互联网的实质是连接,连接之后第一个效应是信息对称,第二个效应是效率的优化。两周前我和马化腾讨论互联网的连接,连接之后对行业带来的效率提升和变化是怎么实现的。我们可以看到阿里巴巴连接了买家和卖家,让购物变得如此简单;而腾讯连接了人与人,让通信变得不一样,今天通信比例的30%到50%是通过微信和QQ在完成的。
我们认为互联网在中国的成长会经历三阶段:
第一、基础的连接,即连接医院,连接医生和连接患者。连接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医院的窗口,过去所有患者获得医院服务的唯一途径就是在医院的窗口,这就导致我们在医院里长时间地候诊。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把医院的窗口服务最直接地外移到手机上,大幅度降低患者在医院的候诊时间。
第二、我们需要面对的是,目前中国医疗体制很关键的一个瓶颈就是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这里面我们希望能够探索通过互联网重组医生的经验和时间,实现医疗资源均衡的应用。
第三、对产业效率的促进和提升。挂号网在过去5年的时间,一直专注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连接。我们在全国获得了800多家三甲医院的支持,和医院HIS实现了连接,有15万医生安装了我们医生端的APP,现在有超过8200万的实名认证患者,他们大部分都使用我们患者端的APP。通过医院的前置服务器,医生端的APP和患者端的APP实现了数据的分享。
连接之后,实际上很多的服务变得很简单:分诊导诊,预约挂号、院外候诊……。候诊的时候,把医院的候诊服务外移到手机上,老百姓非常方便地在咖啡厅就知道什么时候快到自己。我们也可以把检查检验报告的结果直接推送到患者的手机上,尤其针对一些外地的患者,往往一个结果需要一两天的时间,而且结果可以保存下来。包括也协助部分医院实现了处方的查询、一站式结算,我们在国内是最早探索一站式的结算的。比如同济医院百分之八十几的窗口服务是通过手机和卡来完成的,在完成一站式结算的医院里,医院窗口排队的现象大幅度降低。当然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办法的,那就是电梯口。
我们知道有一些病种的诊后随访很重要。由于过去医生和患者之间没有交流的载体,没有数据的共享,所以诊后随访很不容易做。但是有了连接之后,诊后随访可以半自助式地完成、而且可以连续完成。系统会自动登记医生的随诊路径提醒患者,患者在自己APP上做的每一个动作和积累的结构化数据在医生端可以随时看到,随时可以干预。
在线复诊也可以做的很简单,尤其是基于视频的在线复诊。全球最大网络视频会议运营商Webex的创始人是挂号网的天使投资人,他们的一部分核心团队在我们这边。大家会看到,网络视频的复诊,不仅仅是可以直接视频对视频,而且可以几个医生一起共同分析讨论一个电子病历。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我们专注于连接和服务,协助医院把医院的窗口从浅到深逐步外移到手机和互联网上。我们的服务规模得也得快速的成长,2014年在全国服务超过了1.6亿人次,帮助每个老百姓节省了1到1.5小时的排队时间,解放了2000万个工作日,这仅仅是互联网对医疗服务的简单推动。我们在全国已经帮助1400多家医院把窗口外移到手机和互联网上。
第二个阶段,通过互联网重组医生的经验和时间。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卫生的重点是发展,从赤脚医生到乡镇医生的发展,但是最近二十年主力在发展大的医院。我们没有家庭医生的概念,在欧美90%的首诊是家庭医生完成的。但是在中国没有家庭医生,所以导致中国老百姓的现状是最简单的一个毛病都希望去找最大的医院、最大的医生,导致了现在结构性的医疗资源应用的不均衡。现在国家在大力度地推动分级诊疗,我们也希望通过互联网能够更彻底地探索医疗资源均衡应用的模式。
我们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推出了“微医”,推出了团队医疗。团队医疗是医生协同工作平台,让大专家和他团队的医生跨学科、跨区域、跨医院地形成协作组织。通过团队医疗,专家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症的疑难病的诊治,包括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辅导团队成员;而医生可以共享专家团队的品牌,获得整个专家团队的支持和辅导,包括转诊和会诊的绿色通道。对于老百姓来讲,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医生团队,把主诉告诉医生团队,医生团队的分诊组会把患者准确、对症地分给最合适的医生。对患者来讲,所获得的服务很类似于我们期待的家庭医生的雏形。
廖杰远
我们的团队协作平台,跟微信的底层很类似,专家和成员之间,不仅可以进行语音的交流、电话的交流、文字的交流、视频的交流,手术片段也可以放在上面,所有的团队成员可以一起仔细地分析讨论,按照病历一起交流。
今天在挂号网上,每个月有超过800到1200万的病人通过挂号网获得医生的帮助。这些患者也是微信和支付宝最主要的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我们把这些患者优先地推荐给专家团队,让专家团队为他们提供对症和便捷的就医帮助。医生和医生之间远程会诊会变得很简单,当你发现这个病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征得病人同意之后,你只要问一下看看专家团队的哪个成员在线,就能很直接连上去一起三方会诊,转诊也会变的很简单。
患者管理、患者电子病历的管理在微医平台上都可以很便捷的实现。我们建议每个医生团队配备医生助理,医生助理一般是三个人,管理所有医生团队的后台。现在越来越多的顶尖专家团队在加入和利用微医平台,仅交大一附院就有30多个顶尖的专家团队同时入驻微医平台。6月3日我们会在北京发布全国前20名医院的一百个顶尖专家团队同时入驻微医平台消息。微医做的事情就是通过互联网重组医生的经验和时间,通过互联网探索为患者提供家庭医生再加专科专家的服务。
互联网医疗对医疗行业的第三个阶段,是促进产业效率的提升,这里比较典型的是对医、险和药的提升。“医”包括诊前的在线预诊,诊中的医院面诊,诊后的在线复诊。“险”是商保直付结算。美国分析认为,经过医院面诊后,有三分之二的复诊是可以通过在线和视频来完成的,而且从商保直付平台开始。我们和医院规模连接之后,现在在连接大型的商业保险公司,让每一个保户在医院里享受类似基础医保一样的商保直付结算。未来中国老百姓的健康险方面一定会走向HMO的形势。随着电子处方等的相关政策的落地,过去B to B to C的售药模式会根本性的改变,这个不会很久。我们认为也就是几年的时间,药品的流通从B to B to C到CtoB,患者的需求会真正直接到达药厂,到达最终的供应商。
大家都把互联网当成是蒸汽机电力之后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我们也是期待互联网医疗能够发挥它最极致的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让中国医疗体系在互联网时代,能够弯道超车,真正能够协助我们在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过程中,缓解老百姓切实的看病难题。
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