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新闻

邝子平:如何寻找独角兽?

2017/05/05 | 中国经营者

他是风险投资界的元老级人物,

曾经投资小米狂赚3000倍。

从工程师到投资人,

他始终坚持的信条是理性、理性、再理性!

走过十余年创投路,

如今,他最大的愿景是什么?

工作经历 邝子平

早年留学美国,在硅谷做过工程师。1994年回国发展,在思科中国担任高级管理职位。1999年进入英特尔,担任英特尔投资部中国区总监,由此进入风险投资领域。2006年,他与思科前同事Gary一起创立启明创投,致力于做本土化,同时具有国际视野的基金。十余年时间,启明已投资超过180家企业,其中超过30家完成上市或并购,投资回报率占据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领先位置。小米、大众点评、美图、哔哩哔哩弹幕网、Face++、优必选、摩拜单车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和独角兽公司的背后,都有启明的助力。

几年前,“独角兽公司”这个概念出现的时候,很多人说独角兽公司,是可以通过设计出来的。邝子平对此表示,独角兽公司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他不同意一个独角兽公司是可以策划出来,但是如何去寻找或投资一个独角兽公司是有章法的。

成立至今,启明创投逐渐形成了四大专注领域:1、投资互联网消费(Intersumer);2、医疗健康(Healthcare);3、信息技术(IT);4、清洁环保技术(Clean Technology)。

在信息技术领域,工程师出身的邝子平大有斩获,所投公司包括,蓝汛科技,触宝,七牛、运泰利自动化,face++,优必选等。

他说,自己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理性让他找到了很多好公司和“独角兽”,也让他错过了一些好项目。

邝子平:与滴滴是一次“理性”的错过。我是一个很理性的一个人。所以我犯错的时候,也是很理性地去犯错。很多时候,我也理性地做了错误的决定。比如在滴滴很早的时候,我们就有同事把这个案子,提到了我们投审会讨论,那时我就很理性地投了反对票。

刘晔 :为什么?国外已经有Uber,其实也算是有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

邝子平:但滴滴开始不是Uber,他更像香港的电招出租车,他给很多出租司机刷这个APP,让大众能够更方便地去找到出租车。所以我当时自己太理性地把这个机会,局限在叫Taxi,然后当时我就想,这个搞不了多大吧。我当时没有看到这个商业化的模式,包括大家人手一个APP去叫Taxi的高频模式,到后来专车等等的低频模式。我更没看到的就是通过这个APP的落地,到千家万户,到所有人的手上,会形成两个中国互联网巨头为了抢一个支付入口,而砸了大钱的这么一个巨大的社会现象。所以在当时,我就很理性地做了一个很错误的决定,也错过了一个这么好的机会。

谈起创新的下一个风口,邝子平看好人工智能。他认为这是未来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一个产业。需要关注两种人工智能的机会:一是人工智能完完整整产生了一个崭新的应用,从0到1的变化。比如无人驾驶、人脸识别等。很多专家预言,无人驾驶的汽车,在中美两个大市场大面积铺开,会在2021年左右实现。二是通过人工智能,能够把我们已经在做的事情实现得更好,比如语音识别等。

技术的创新,其实中国一点都不差,但是一个崭新的、从无到有的、很有创意的创新,中国现在其实还是缺失。所以我觉得摩拜是一个很好的先例,因为世界上之前都没有这种应用模式。他能够把比如如何防止单车偷窃,怎么简单找到单车等等这些方面的创新点,放到一个产品里推出来,我觉得这样的创新,非常非常值得。

我们相信这样一个现象级的应用,这么一个优秀的团队。虽然现在共享单车也很多,但不大可能变成“千团大战”(团购)那样一个混乱的竞争格局。所以到最后,可能也就那么两三家能够存续下来,两三家存续下来的这个巨大的需求,我相信他们有智慧有能力,能够把这条路走通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