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新闻
启明观点 | 梁颕宇:持续推动香港及整个大湾区科技创新的发展
2019/09/16
|
新浪财经 启明创投
编者按:今年5月,由新浪财经举办的2019年飞亚奖—首届香港金融机构评选(HKFIA)出八大金融行业奖项,启明创投荣获最佳大湾区投资机构奖。首届飞亚奖香港金融机构评选之后,新浪财经重磅推出“飞亚系列访谈——走进香港金融机构”系列文章,挖掘出香港金融行业的最新的发展动态,为内地投资者进一步了解香港金融市场,也为香港继续走向世界筑起传播平台。本文为新浪财经在香港对话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颕宇。
今年4月,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颕宇荣登素有创投界奥斯卡美誉的 2019福布斯全球最佳创投人榜(The Midas List)。此前,因长期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屡屡捕获行业顶尖企业,并带领出一支出色的团队,梁颕宇被誉为“中国最懂医疗健康的女性投资人”。
事实上,除了在医疗健康领域出色的投资业绩之外,梁颕宇及所在机构启明创投在过去数年间,一直致力于推动香港地区及大湾区创新创业的发展。
目前,启明创投共计投出310多家企业,其中在大湾区投出约30个项目,占比达到10%。这些公司中的大多数总部位于深圳,其余公司分别位于广州、珠海和香港,所在领域包括TMT和医疗健康。
梁颕宇在接受新浪财经专访时称,目前香港的创业氛围逐渐转好,香港优势明显,包括创业者有很强的企业家精神、健全的法制,发达的资本市场等等,如果未来能够与大湾区“9+2”城市群进行深度融合,香港会有很多发展科技创新的机遇。
2018年初,香港推出了上市公司制度改革,允许未有盈利能力的生物医药公司赴港上市,梁颕宇认为,生物科技被视为一个国家科技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港交所此次上市制度改革符合这一战略方向。
2019年3月,梁颕宇所投的康希诺生物以近90倍的超购,创下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以来最高纪录。康希诺生物上市首日涨幅创下香港市场2017年以来IPO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新股及未盈利生科股最高纪录。
梁颕宇发现,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生物医药公司的估值逐渐趋于合理。梁颕宇表示,投资者教育需要一个漫长过程,但相信市场最终会给予“正确”的估值。
梁颕宇称,香港的国际化、生活方式、高度的知识产权保护等条件都是吸引海外人才来香港设立研发中心的重要因素。“9+2”大湾区的城市模式很容易吸引一些科技创新公司来香港成立,尤其是大湾区其他城市具备高效的生产能力,可以让很多创业项目具有落地的可能性。
对于香港未来的科技创新的发展,梁颕宇十分期待。除了投资以外,她还在3年前创立了香港创业投资者联盟并担任召集人,为全球范围内,包括香港在内的很多科创公司提供平台和咨询。
另一方面,她作为督导委员会成员参与了香港InnoHK项目,这是一个由香港政府拨款100亿港元在香港科学园成立世界级的创新平台,包括专注医疗科技的“Health@InnoHK”,以及专注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科技的“AIR@InnoHK”两大创新平台。
InnoHK旨在引入海内外顶尖科技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鼓励本地大学和科研人员与海外研发有成的外地教授合作设立R&D实验室,共同做研究和开发。获批的研发中心每个可获拨款逾1亿元,研发出新产品后亦可借助大湾区的生产基地,迅速把科研成果商业化,转化成产品,进军庞大的内地市场。
新浪财经:启明创投在大湾区的布局是怎样的?在大湾区科创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梁颕宇:我们在大湾区的投资企业占到全部投资企业总数的10%,已投30家,大部分还是在深圳,有一部分在广州、珠海,一小部分在香港本地。一年半前启明创投在深圳设立了办公室,我们不断在关注大湾区的好机会,希望以后可以在大湾区继续投资、发展。
我个人参与香港的科技发展比较多,身边很多朋友也都是在香港常驻,投资项目落在内地。香港也在推动InnoHK,给出100亿港元设立国际研发中心,使得本地的优秀教授可以合作设立一些优秀的科研中心,最优先的就是医疗健康领域,这个是很好的现象。足以吸引国际上许多有创立公司的经验的科技公司来香港。香港科技企业未来大可参考长三角的模式,一开始便从整个大湾区布局,在香港设置总部和研究中心,生产厂房则设在区内城市。
而香港本身非常国际化,有些高端科研人才来香港更容易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还有香港的法治以及全球的知识产权保护,因此在香港设立研发中心比较好。加上在大湾区开设工厂,最终选择到香港上市,能够形成一整套完整的链条。另外,香港本身在医疗健康和人工智能方面就做得很突出,未来也希望看到更多好的企业发展起来。
新浪财经:去年港交所关于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的新规出台后,一些公司上市后的表现不是很好,您认为对投资医疗创新领域会有影响吗?
梁颕宇:港交所的这一改革举措,首先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多渠道上市是很重要的。其次,现在有几家生物医药板块的公司都在香港上市,进程才刚开始,最先的几家表现不太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估值太高。实际上,美国也花了30年的时间才有了现在成熟的市场,我们的很多投资者、甚至港交所和上市委员会也都需要时间慢慢学习。
新浪财经:您本人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推动中国内地的初创企业创新上,也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在香港的初创企业创新上(担任董事或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论坛活动、写作专栏文章等等),后者更多的是公益性质,是什么促使您做这些公益工作?
梁颕宇:从创业者角度来看,香港以及海外的一些创始人实际上拥有很强的企业家精神,但以前他们的主要关注点在于香港市场,未来希望让他们也看到中国内地市场。希望他们更容易找到成功的路径,少走点弯路。从香港社会来看,香港的孩子很多都对科创的概念不了解、不重视,家长也觉得做科创就是在亏钱,因此为了更长远的未来,从现在开始扭转大家的固有思维很重要。
我一直认为香港是一块福地,香港在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个人的努力来帮助市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