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新闻

启明对话CEO | 启明创投叶冠泰对话金智维廖万里:RPA技术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推动力

2021/06/09 | 容众财经

编者按: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RPA)作为智能管理和运营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RPA来提升业务流程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什么是RPA?RPA它的落地场景有哪些?RPA的市场规模和现状是什么样的?RPA行业落地的难点在哪?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怎样?容众财经邀请启明创投合伙人叶冠泰和金智维创始人廖万里共同探讨RPA的价值和未来机遇。以下为对话全文,启明创投微信公众号经授权转载,以飨读者。

启明创投合伙人叶冠泰与金智维创始人廖万里(从左至右)

01/
RPA技术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推动力

主持人:首先请廖总先给大家介绍一下RPA是什么,RPA它的落地场景有哪些?

廖万里:RPA是一个新概念, 也有人叫它软件机器人,如果它要跟硬件机器人去类比,可能大家更容易明白它是什么样的一个事物。制造业里面,工厂上面的机械机器人,大家一听就明白,代替了我们许多工人,其实在我们办公服务领域同样有很多重复的场景,特别是在信息系统上面的重复场景,它就是类似于在这些生产线上面,重复场景里面的一个机器人,但是它是个看不见的软件机器人,它同样是把很多重复的劳动代替了,这就是RPA。

主持人:您认为RPA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廖万里:RPA最大的价值就是能够替代一些重复的劳动,特别是当下国家整个大环境下,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浪潮,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很多大型企业需要达到的一个目的就是能够实现企业的降本增效,能够让企业更高效的运转,RPA技术其实非常适合推动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达到一个更高效率的效果。

主持人:叶总这边您认为RPA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叶冠泰:我同意廖总的观点,数字化转型在降本增效方面的作用。但是更具体一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三个核心:一个是数据本身,二是计算,第三是分析,或者是决策工具。

在数据采集方面,RPA产生的一个效果是,现在大量的公司有非常多过往使用的一些软件,这些软件其实它的数据都是一些孤岛,即所谓的数据孤岛,是没有打通的,现在这些(数据)打通是需要一些人工参与的方式来打通,但是RPA可以用自动化的方式,把这些数据全都连在一起,变成一个湖,这个数据湖就可以被计算、被分析,所以它是一个非常好的数据化转型的必经之路。

廖万里:从RPA的价值来说,连接是非常有正能量一个词,我觉得RPA最大的价值是在企业,特别是在很多大型企业中,能够实现系统跟系统的连接,还能够实现数据跟数据的连接,其实这种应用场景,是整个数字化转型最核心的一个推动力。

主持人:现在RPA的市场规模和现状是什么样的?

叶冠泰:根据Gartner 的一个分析报告显示,去年整个行业市场规模大概是五、六十亿美元,过去两三年,全球市场增速为50%—60%,基本上RPA是全世界所有的企业服务软件里面,增速最快速的一个环节了。

在美国比如UiPath已经做了17年左右的一个时间,RPA在中国还处于比较早期,去年我感觉中国整个RPA市场可能是一个10亿元的市场,相对美国还是有一个巨大的差距,但是我觉得中国的增速更高于美国,可能是60%—70%,像金智维这样的公司成长更迅速,所以我觉得RPA是一个非常好的市场。

主持人:当客户在使用RPA产品之后,它的组织管理架构会发生一些变革吗?

廖万里:其实我们看到在很多企业里面,当技术变革真正给整个生产过程发挥非常积极作用的时候,确实会促使企业一些职能、组织的重新部署。举个例子,我们现在服务的一个国有大型银行,因为它整个RPA的使用发生了非常强的一个效果,他们专门成立了人工智能处,原来企业并没有这样一个处室。之所以成立人工智能处,就是因为企业看到运用RPA前后的数据,对于RPA带来的势能非常认可。

从2019年推动使用RPA到2020年底,企业做了一个统计,他们总共上线了大概500多个场景,每天释放差不多1万个员工工时。今年他们又准备应用差不多1000个场景,正是看到RPA带来的巨大价值,所以他们专门组织了一群人,成立了一个卓越管理中心,让这帮人走到业务里面去,把场景挖掘出来,最后通过技术的运用,让各个职能部门,以及各个运营条线的人员来提升价值。


叶冠泰:其实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大的公司他们用RPA,可能刚开始只用个十几、二十个(场景),然后再不断地去增加它的场景。刚开始的时候,它的实施部署可能都依赖于专业公司去落地,但是伴随场景的增加,员工自己找到需求,而且RPA本身是一个低代码的产品,很多部署比较简单,是员工比较容易上手的一个产品,并不需要专业的团队来做,所以很多时候,当你习惯了这个场景,就可以结合一些场景去部署。

你刚才讲的组织架构实际上我想到一点,过去可能很多软件它的使用决策由公司的IT部门来决定,但是现在通过了这些简单部署、灵活开发的产品,会有越来越多的业务人员参与公司软件的制定、购买和部署,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所以未来可能业务场景的软件会归业务管,IT可能管得更多的是一些跨平台、跨部门的一些软件,也许是安全、云计算等等,但是软件的定义和购买,可能会释放到业务部门去。

廖万里:RPA是一种能够快速的响应业务变化的一种技术,当你的业务发生变化,业务人员有一些新的想法、新的赋能的时候,业务人员自己就能去实现这种技术,RPA价值就能够很快地发挥。

 

02/
RPA是SaaS里面少有的平台化机会

主持人:金智维具体提供什么样的产品?金智维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廖万里:金智维是一家专注于企业级RPA的人工智能公司,我们以RPA、大数据还有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给企业提供一些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

主持人:金智维的RPA产品主要面对的都是一些大的金融客户,大B客户产品准入门槛高,金智维是怎么争取到这些大客户的?

廖万里:实际上不单单是to B的服务企业,对任何产品来说,体验很重要。我觉得一个核心是首先要懂行,你只有懂得这个行业,才能真正知道客户的痛点是什么,一定是要站在客户的视角,去看怎么去做一个产品,怎么去做一个企业。我只是从我的个人的经历来看,我原来大学毕业就到银行去做 IT系统,所以对这个行业一直都非常了解。

主持人:大B企业它也是有研发能力的,会不会在产品续费方面意愿不高?

廖万里:我觉得是一分为二,就是术业有专攻,对银行来说,RPA可能只是它上百种系统、技术里的一种。我觉得RPA更多的话,第一是能够补充它原有的生产力的一个组织,让整个企业生产更有效率。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其实这个技术就是一个to B的技术,可能它入门的门槛很低,但是要做好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比如对金融行业而言,你要看它的本质要求是什么,它要求一个产品不单单体现在操作层面,更重要的是,你是否提供了一个稳定安全可靠的产品。它不是今天想做就能做出来,我们做这个产品已经11年了,很多场景我们都遇到过,里面有哪些坑我们都踩过。

主持人:金智维未来技术迭代的空间在哪?你们在不断地深化产品标准化和不断地拓宽行业之间,会不会有一定的矛盾?

廖万里:要做好一个公司,不单单要懂行了解细节,还要能够把握方向。从技术方向来讲,未来我觉得 RPA+低代码+人工智能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向,任何企业未来都会追求自动化和智能化,RPA+低代码+AI肯定是企业打开自动化和智能化主要的技术推手。

第二个方面,我们把握了一个非常好的市场风口,RPA是SaaS里面少有的平台化机会。原来我们的产品主要用在金融行业,突然这一两年我们发现场景无处不在,去年我们开始从金融场景走出来,走到政务、医疗、房地产、制造型企业,市场需求是充足的。

主持人:RPA行业落地的难点在哪?

廖万里:因为RPA普适性的场景非常多,但是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行业都足够了解,当你不了解这个行业的时候,其实光有技术是没用的,你不知道应用到哪里去,所以我们也在一直在思考,不可能什么行业都做,未来怎样去构造一些商业模式,把业务做得更好。

我觉得未来 RPA会有这样一个演变趋势,我们会从一个工具到SaaS,甚至到PaaS,当我们去构建一个PaaS底层平台的时候,我觉得如果有更多人都能围绕这个平台,去创造场景机器人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懂业务的这些人放进来,由他们去创造机器人场景,我们就提供平台服务,这时候我觉得就非常有价值了。

主持人:叶总认为呢?

叶冠泰:我觉得是挺有道理的,可能有一个问题,这个公司它做金融行业RPA比较多,但是我们怎么看它未来是否能够跨行业、跨平台?我感觉公司在金融行业有非常多的积累,这也给公司的产品带来稳定性和声誉。

好的声誉在面对重大客户时是非常的重要的,大客户不会因为价钱稍微便宜一点或者是一个风口,来选择产品。它需要积年累月的服务大客户,给他一个很好的效果,产品声誉才能够打起来。所以刚开始是非常关键的,不能急于去做很多个行业,如果每一个行业都做得不深,它的效果名声就出不来。

现在金智维名声基本上在金融行业已经做出来了,未来的方向很有可能像廖总说的,它可以做成一个标准化的产品,然后通过渠道,可以是一个销售渠道,也可以是行业的合作伙伴,也许在RPA方面并没有那么专业,但是它在行业的IT方面有很深的积累,所以它可以更好地利用标准的产品,去卖给最终的客户群,这种合作关系是完全存在的。


03/
RPA是一个长期稳定,甚至可以扩大的行业

主持人:目前市场上有两种类型的企业,一种像UiPath、AA这类的国际性的通用型的产品,也有像金智维这样以某个行业起家的国产型的RPA产品,您怎么看待这两种模式,它们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叶冠泰:我之前的机构有投资奇虎360,我跟周鸿祎聊天的时候,他说一个初创公司是不具备做一个平台的能力的,我们都是从一个点开始做起,做得非常的深非常的优化,积攒了大量用户群之后,才可以横向扩展。

所以我们讲到UiPath、AA,它更像平台型的公司,他们做很多个行业,并不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公司。我记得UiPath刚起来的时候,主要是从物流行业起家的,积累了很深的产品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然后再往其他的行业去扩展。

扩展的方式其实也像我刚刚分享的,它不是自己去做这个事情,因为每一个行业它也不懂,但是它通过很多渠道和行业合作伙伴共同来触达这些行业,然后慢慢地做大。

我其实非常认可廖总,他可能是中国最早做RPA的人,他做的这个方向是完全可以投资的,并且未来金智维也会像UiPath、AA一样,能够横向去扩展,但是他必须在一个地方,先获得他的第一桶金以及客户的积累。

主持人:叶总当时是怎么发现廖总的?

叶冠泰:作为投资机构,我们可能只能够先于市场一点点,来判断投资进入的一个时机,因为太早的话可能时机也不对,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早于市场一点点的话,就可以至少让我们比其他投资机构多一些优势。

我们开始看RPA大概两三年时间,在投资廖总的时候,我们已经看了几家公司,调研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企业的优缺点,对想要寻找的公司有一个画像,因此在看到金智维的时候,我们就确定这是我们想要找的公司。

主持人:您认为廖总这边的核心优势有哪些?

叶冠泰:我觉得核心优势就是它在这个行业有非常深的积累,我们看到其它的一些机构,主要是从软件行业出来的,没有任何行业的积累,也没有RPA的积累,所以我感觉根扎得不深。

廖总在证券行业已经做了近10年,证券行业有100多个证券公司大概80%都是他的客户,我们觉得它在这个行业真的是有口碑积累的,然后从这个角度再去横向扩展,会比那些还在持续扎根找方向的公司快很多。

主持人:您对金智维未来的一个期许是什么?

叶冠泰:我其实认为 RPA这个行业应该是一个长期稳定,甚至于可以更加扩大的一个行业。今天金智维在中国金融行业是一个领军RPA公司,但是实际上中国的RPA,在开发、行业、市场上还是略微落后于美国,或者是全世界的,所以它是有可能成为全中国跨行业的RPA冠军公司。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需要找到真正懂行业的一些人才加入公司,RPA未来不光只是RPA,它是RPA+轻代码、无代码+AI,这些能力未来都是需要加强的,然后再加上我们帮他做资本的助力,金智维是有可能达到我们对他的期许的。

 

04/
每一个周期都与某一种技术突然爆发相关

主持人:启明创投接下来会布局哪些赛道?

叶冠泰:基本上按照我们的投资逻辑分成两个赛道:一个跟技术相关,一个跟医疗相关。在技术相关方面,我们又把它分成消费相关和企业相关。目前在消费相关方面,我们比较关注的是教育,还有新一代的消费品牌。跟企业相关方面,我们现在的关注点是芯片、 SaaS软件级服务,云计算里面用到的其他技术性的软件,其实我们把RPA算到这一部分,还有就是AI工厂制造自动化、区块链等行业。

主持人:您觉得未来几年企业服务大赛道里还有哪些大的机遇?

叶冠泰:我觉得机遇非常多,我们一直在等中国的企业服务赛道能够真的迎来一个爆发期,我觉得现在已经算是迎来爆发期,但只是爆发期的一个开始,未来10-20年企业服务赛道将持续爆发。

为什么现在有这样一个爆发期?IT行业都有一个周期,每一个周期都跟某一种技术突然爆发相关,比如说90年代是PC时代,2010年代是手机时代,我觉得最近是一个云时代,云时代让大量的软件需要升级换代,每次升级换代的时候就有初创企业的空间存在,因为旧的这些软件公司并没有优势,它也需要做一个新的软件出来,新的软件就有一个机会,这是一个非常有爆发性的行业。

另外,在中国过去有很多公司没有使用软件,但是现在由于数字化改造以及疫情教育,很多公司意识到原来传统的面对面的模式没法做了。而且现在基本上没有哪一家公司不会在网上做销售,网上销售就需要数据,数据就需要上云,所以企业就需要软件,要不然你不知道谁买你的东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会让大家大量的去用软件,会产生很多软件发展的机会。

所以我们会投跟云相关的软件,会投 SaaS,也会投它背后的一些计算力的提升,计算力的提升来自于新的芯片、新的计算软件,来自AI,它也会促进需求的提升。

所以总的来说未来的几十年都会有数字化的改造,云计算的起步,然后再加上最近还有一个新的机会,中美的竞争的态势,自主开发、自主可控等成为新的投资机会。所以这三个机会加在一起,未来的20年是非常的有想象力的。

主持人:您觉得在这么有想象力的一个时间段里,具备什么样素质的创业者更容易跑出来?

叶冠泰:软件行业是场马拉松,并不是一个百米冲刺,你不能用100米的速度跑马拉松,你得非常循序渐进,一步一脚印的去跑,但是你也需要知道市场是非常巨大的,可能大到你无法想象,不要把自己的格局放得太小了。

我们需要是一个跑马拉松,但是有大格局的人,这样子的话你才知道,我虽然跑了一公里,但是未来还有好多公里,你得继续跑,继续犯错,继续积累你的能力和能量。

主持人:你们觉得接下来RPA整个大的赛道里面还有哪些机遇?

叶冠泰:整个大的赛道里面的机遇,除了廖总在金融行业里面比较有积累之外,目前看起来其他行业都没有谁跑出来,所以我觉得机遇还是非常大的,也许是汽车行业、物流行业 、消费行业、电商行业,所以基本上大家去争夺这些细分领域行业的第一名应该就是未来的机遇。

廖万里:RPA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的一个赛道,应用场景非常丰富,而且不同的行业都会有进一步的挖掘空间,以金融行业为例,RPA的整个处理自动化跟智能化场景渗透率可能也就10%到20%之间,还有很长的一个空间可以去挖掘。

除了场景可以挖掘之外,其实我们在金融行业积累的一些能力,未来可以降维去输出。因为金融行业实际上就是架构在IT上面,一方面它基本上引领行业,走的比较快,它的人才比较充沛,基础也比较好。从金融行业锻造的很多技术,未来都可以降维去输出到很多场景。 

主持人:你们对整个RPA产业有什么样的期待?

廖万里:整个RPA产业从一开始大家对它没有认知,到逐步得到市场的教育,然后在各行各业实现快速发展,在整个事物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觉得行业确实需要做一些规范。

很高兴昨天我参加了中国信通院成立的RPA推进产业方阵,产业方阵正在推动一些标准的制定。通过标准的制定,不单单能够规范行业,让企业能够更有序的发展,同时也让更多客户从标准层面,去理解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厂商来服务企业。通过标准的制定,可以让市场更有序的发展。

叶冠泰:我也同意,很多时候,国家或者整个行业可以通过制定一些标准,以及标杆公司的带头作用,来教育普及到更多的中小商家,它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有一个增速效果。

 

来源 | 容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