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新闻

SaaS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 人民币基金年会投资人高峰论坛

2021/06/17 | 启明创投

编者按:日前,2021启明创投第十二届人民币基金年会投资人高峰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

作为中国顶级风险投资机构,创办15年来,启明创投始终在发现和推动中国创新方面贡献力量。本届峰会以“行则无止”为主题,这体现了中国创新的强大韧性,韧则行远;也意味着中国创新行入“无人区”具有驱动力量,行则无止。

新冠疫情永久性地改变了世界,改变了经济,改变了既有的秩序。在应对危机和建设创新体系之间,来自中国的LP、GP、创新创业企业迅速寻找解决方案,并取得了成效。本次论坛汇集了业内知名的有限合伙人(LP,包含政府引导基金、保险基金等),信息技术、互联网及消费、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创新创业企业的参会嘉宾。

高峰论坛特设《SaaS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专题讨论,启明创投合伙人叶冠泰主持,与金智维创始人廖万里、酷学院创始人华俊武、摩尔元数创始人刘平、启明创投执行董事陈南展开讨论。

以下是现场实录。

 

01/
SaaS领域投资理念

叶冠泰:首先请三位创始人介绍下自己的公司和提供的产品?

廖万里:我们金智维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企业级RPA技术的人工智能公司。

RPA是在整个企业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非常有效的一个技术平台。因为每一个企业,包括每一个企业的老板,都希望能够更好的实现企业经营、更好的效率、更好的体验。RPA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使用技术,所以说对于我们金智维来说有一个使命,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RPA技术,重塑企业生产力,让企业更有效率,让员工更有价值,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华俊武:我们酷学院成立于2017年1月,主要通过数字化手段,帮助企业提升培训的效率,并且实现培训效果大幅度提升。

这件事情特别对于一些规模在两三百人、五百人以上的公司需求非常旺盛,可以破解企业在规模化增长过程当中人才复制的难题。在中国,我们统计过超过100人以上的企业有30多万家,酷学院主要目标客户是服务这一类。我们的计划和目标,也希望通过3-5年时间,服务中国3-5万家付费企业。

专题讨论-SaaS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刘平:我们之前是给制造业提供服务,提供信息化产品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前几年开始转型到给制造业企业提供的服务商提供服务,我们这个平台叫做APaaS,工业领域里面的一个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平台。这个平台含几个方面:

第一,做工业软件,减少开发者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率;第二,提供一个工具,工具库里含很多工作,比如工业里面的量测、数据孪生等等工具;第三,工业知识库,可以供软件厂商去使用。

我们这个平台最大的特点在我们开发者使用过程中,能够不断把别人的知识和能力不断留存在云上,从而让这个知识库越来越大。这样形成一个滚动的良性循环,越来越大之后开发者的难度会越低,能够触达的整个面越广。

现在我们已经服务了大概有300多家软件公司,其实中国有将近40万家企业,需求量很大;为了触达这么大的市场,搭建了这么一个平台,服务软件商,让他们去触达到终端客户,我们是做这个产品的。

叶冠泰:启明创投有一支非常高效率合作的To B团队,接下来请陈南讲述一下我们SaaS领域的投资理念。

陈南:我觉得这个阶段,我们的软件企业和海外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这个阶段的用户,自己高速成长和轨迹,已经和欧美客户的轨迹不一样了。这就造成了在软件的需求侧里,过去这些大的ERP或者CRM等等初步的分类已经不太合适了。

这个过程当中,你会发现需求变化成某一项细分业务涨得很快,需要数字化给我助力做转型,我这个软件应该怎么做。比如说RPA、培训等制造业,这都是方向性的变化,也是我们在这一波里面主要看的需求侧的方向性的东西。

供给这一块,大家知道技术上有很多的变化,云、数据、大数据和AI的东西,其实会把软件变成不再是一个纯粹流程性的东西,这个东西已经非常明显了,有很多智能决策的帮助。比如说像这种智能化数字人工,包括销售AI分析都是很好的中国特色的这一波的变化。

那这个过程造成这一波接受SaaS有一个特点,有人数并不多的小型、中型公司,在高速成长过程当中,对于SaaS的接受程度特别高了,我们在做的这些公司所做的事情,是一个让软件或者说让这种软件的功能更加低成本,更加平民化的过程,我们也看到这是这一波在中国,包括我们在投的一些公司里面蛮大的特点。

我们从方向性来讲,非常关注有这些特征的软件企业,可以做相应的投资,这是我们在方向性比较重要的一些特点。

从具体落实的时候,因为SaaS公司本身的特质,最后变成无论是平台型还是数字员工型还是培训型,有很多不同的指标去衡量。

我们有一个逻辑很有意思,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比较坚定的,特别快去踩这个油门,加大投资的力度,这个蛮有意思。

因为2014年麦肯锡就说数字化转型,给中国将来的GDP影响可能是20%甚至是万亿级别的,我记得2015年进公司,当时面试我的一个问题就问你对企业软件怎样理解,2010年大家说是软件的元年。我当时为了这份工作,觉得应该说一点好话。当时也分享了一些担心,觉得可能还是有点早。

事实证明,确实2014、2015年曾经有一波一级SaaS的明星公司,后面还是比较缺乏发展的后劲。我们那时候专心做基础设施的投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

2018年,我们真正开始在SaaS加大力度,其实是我们一直在持续观测的一些宏观性的指标和微观性的指标,这对我们有蛮好的指导作用。比如说那个时候基础设施云,占整个IT的20%,在中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比例变化,这是比较宏观的。

微观上,我们发现真正比较具备SaaS公司特质的收入,能够接近1个亿的,有4、5家了。这种统计下来的口径,在整个所谓当时几万亿的中国软件产值里面,产品部分的占比从原来0.1%到1%,这样一些变化让我们觉得这个时候到了,加上一些比较定性对于客户的观察,所以从2018年开始,我们投资了多家相应的企业。

 

02/
SaaS推动数字化转 

叶冠泰:廖总,您在金融行业怎么样推动数字化转型?

廖万里:我们目前最核心的业务群体是金融行业,我们有200多家金融行业的客户。

在这里体会最深的是,SaaS的推进,确实是给企业里面的数字化转型带来很大的价值。比如说我们正在推进的一些金融行业场景,原来这些场景都需要靠人去处理。后来发现我们可以通过新技术的引入,让这个场景变得更自动化更智能化,这就是数字人工RPA机器人带来的价值。

我们看过一些数据,客户使用的一些数据。比如说在某一个国有大行,最近用我们的产品帮他做了大概500个场景,给他带来的每天节省的人工时就去掉了1.68万个人工时。还有另外证券行业的客户,就一个部门做估值,每天晚上你们的产品,要按照最新的行情来重新去计算这些产品的价值。原来需要懂会计、科技,后来使用了我们这个产品,数据员工做辅助助手,这个部门节省了30个人。

所以,数字化的技术,包括通过科技化的手段,确实对于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是非常有价值的,特别是能够使这个企业提质降本增效。

另外可以讲一下在风险防控方面,原来这些金融机构防范风险需要有一个录像键,通过后台的人去看整个过程,里面有没有合规。如果靠人去做,基本上没有人看。后来我们用RPA跟AI技术做了一个数字员工,让数字员工帮他看整个签约过程,到底客户经理有没有告诉风险是什么,签约的客户是不是本人同意了,我同意了这种条款,真的整个过程达到了风控的价值。

叶冠泰:华总,您觉得最符合酷学院典型客户的案例,怎么样推动数字化转型?

华俊武:以零售行业客户的案例讲一讲。我们在2018年的时候公司刚刚上线产品不久,就合作了百丽,它在全国有2万家门店,每一家店大概有2-3个人,再加上总部累计有4万人。

这4万人遇到最大的挑战,新品的推出速度非常快,营销政策的变化速度也非常快。原来百丽的操作模式在总部有一个培训中心,有几十名讲师,并且不同区域有大量培训的人员,做培训。

传统的连锁加盟企业,其实最大的核心就是标准的复制和标准的落地。后来跟酷学院建立了合作之后,我们就帮助百丽构架了一套整个知识传递的体系。这一套知识传递的体系,核心可以做到三件事情:

第一件,让所有新的政策,新产品的介绍、内容,点点鼠标,马上覆盖全国2万家门店的所有人;再加上钉钉的平台可以保证信息的即时性传达;

第二件,通过我们考试系统,把我们的产品给到客户,他们学习完成之后,构建一个针对本次促销活动或者新品内容的考试题。在员工学完之后马上有一个考试,他们能保证员工是接收到位了。

第三件,内容在下发之后,推出来一个新的陈列标准,这个陈列标准通过视频考试,结束之后保证看懂了的前提之后,还要做到真正会了。核心是我们有一个作业系统,把这个信息推下去,所有的员工在终端门店,把产品的陈列调整好,拍一个视频上来,这时候保证做到了、做会了,就这一件事情对于百丽的价值,把标准化的问题通过了一个简单的系统解决掉了,使执行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另一个案例是老百姓健康药房,原来其实整个老百姓的加盟体系最大的特点,把加盟店当作直营店来管,所以加盟店整个人员培训和人才复制是非常难的。

原来都是线下培训,整个效率非常低。后来跟我们合作以后,我们设计了一套线上、线下融合的人才复制的岗位认证体系。所以,后来老百姓的健康药房,培训部成了一个认证中心,整个不同人员结构里面,要求开店之前,必须这些店铺的加盟店具备相应的人才,要有专门的店长、收银和相应的店员,通过认证再开店。

效果是门店的营收和标准化、各种运营的秩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所以其实我们的核心帮助我们的客户,在执行力的贯彻层面,在人才的复制层面,通过移动的平台,实现了数字化的改造,大幅度降低了他们的成本,提升了他们的效率,这就是我们在酷学院相应的一些实践。

叶冠泰:请刘总讲一下在工业方面怎么样转型?

刘平:我觉得不管是哪个行业,SaaS推动数字化转型,终极目标都是一样的,都是提质降本增效。但是工业跟传统的SaaS有很大的区别,因为我们认为SaaS都是标准品,在云上大家去租赁、使用就Ok了。

当然在工业里面,SaaS的概念可能这种方式就不存在,每一个企业都不一样了。举个例子,每个个体不一样,比如说制造业每个企业都问题,都想要提质降本去增效。每个企业都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要找咨询,所以我们这个行业要去帮助企业做转型的过程,有几个:

第一,咨询类似于医生给一个病人看病;第二,咨询完出一个方案,定好一个系统,就是配方和药品;第三,接下来后续的打针或者手术的过程,我们讲要去改造现场。所以,这是一个很重的行业。

这种行业问题在哪里,每个厂商能够服务的客户是有限的。你一天能跑几个客户,或者一个团队能够去支持几个项目非常有限。我们这个平台解决了这个行业大的问题,因为每一个人都个体不一样,如何能够去给每一个人出一个很好的方案,我们把这个行业内不同厂商和不同行业的经验汇聚在一个平台,给这些医生做参考,拉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给到企业,这是第一。

第二,在给这个药的时候,在这个平台里面有不同行业的工具,可以用别人家的就可以了。我们在这个层面,能够去帮助更多的SaaS公司,更高效附用别人的能力和经验,去服务好更多的企业,从而帮助他们快速转型,或者转型的成本太高,周期太长,能够覆盖的面太小。有了这个平台之后,能够帮更多厂商去服务更多的企业,让他们可以更宽、更快速。

 

03/
SaaS服务标准化与个性化

叶冠泰:大家经常有一个问题,SaaS在中国是不是能够做得起来?尤其像金智维服务银行和金融行业,刘总您做的制造业比较传统也比较重,请你们两位回答一下,怎么往SaaS方向去走,而减少项目型的要求,怎么做这样一个平衡。

刘平:要达到提质降本增效这个目标,一定要落到工厂的现场。因为你不解决具体的问题,是很难带来价值的。

所以,这时候跟工厂现场有很多问题,跟设备差异、人员差异、做法或者材料,或者客户对他的要求都有差异,导致这个产品就不是标准化。所以,没有办法我做好一个SaaS能够复制给别的厂商,让其他厂商也能用,这在工业领域不存在。

只有一种我们讲EDARCD这种工具类的,可能可以标准化。应用类的,基本上没有办法标准化。每个企业或多或少要有很多的定制,这样子才有价值。如果没有定制,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厂商,我把SaaS做得越来越标准,越来越轻量,在云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我认为这时候SaaS本身变化已经越来越不区域,不像一个工业使用,而是一个商业的应用,对企业的价值越来越低。企业对它的黏性或者付费的意愿越来越弱。

所以,工业这个领域真正要做好SaaS,一定要贴合工业的现场,去解决工业现场的问题,有价值才会用。

这就是一个矛盾的问题,如何解决?我们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我们平台上做SaaS,我认为没有问题。因为我们平台是一个在云端开发的平台,每个人做得东西都留在云上,你的应用也部署在云上。我们想要做第二家的时候,可以基于云做,刚才讲每个企业都要定制。如果你自己去定制,你的量有限,这时候可以发展很多的同行和友商帮你定制,你只输出了一个模板,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所谓的SaaS。放到云上之后是开源的,这时候可以给到所有制造业和有能力自己开发的,或者说竞争对手或者友商其他软件公司都可以用。

每个人都基于这个去改,服务一个客户都付费给你,从而帮你拓展了很多生态伙伴,让你去做,所以你的吞吐量会变大,这样把SaaS做成一个套件,工业领域做成一个模板,让别的厂商都基于这个模板去做,每个人给你付费。

每个服务厂商收的费用是定制费和销售费,提供这个模板的人收每个人每年的定制费,来实现SaaS在工业领域的普及和可及性。

我认为在中国市场这么大,一两家企业想要覆盖服务多少企业,我觉得这个很难做到,没有办法。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借助我们的平台力量,快速把你的生态发展起来。

第二,我们平台本身有很多的软件商,也可以成为你的伙伴,帮你做定制和现场的招聘和落地这一块;第三,我们平台里面有很多伙伴,做了SaaS已经引入了很多客户,这个客户其实是大家共享的用户流量,都可以做得更大一点。

所以,我觉得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到我们平台上做SaaS应用。

廖万里:我觉得理解SaaS,主要两个层面,跟传统项目型的区别,部署的模式、商业模式。

从我的角度来说,这个东西没有边界的,都是会转化的。拿我们金融行业来说,让金融行业直接使用公有云的SaaS,基本不可能。因为数据这种私密性、保护性,不可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但是,从我们产品角度,我们也摸索出一种形式,我们不能上公有云,可以上私有云。我们现在给很多金融企业去建议,我可以布一套私有云。当你布了之后,他发现从企业内部,也有很多单位需要这个技术能力,需要这个产品能力,内部可以发布到私有云上面,哪一个部门,哪一个员工用的时候,也可以直接通过云端下载的模式来实现整个类SaaS的部署和生产的模式。

另外,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说,要推动SaaS的变化,最核心RPA有一个能力,是低代码的平台。有一些业务人员有技能的时候,自己也可以做。当自己可以做的时候,可以直接去做完上到私有云上面去使用,通过发动更多人来实现能力的时候,就可以屏蔽一些需要个性化开发的能力,对我们厂商来说,我们就是布一套私有云,业务部门自己能够制造场景的时候,也能够快速获得类SaaS的服务,这是部署跟使用模式,我觉得在演变。

第二,SaaS的商业模式,无非是订阅,每年付费。我们作为一个企业家就讲生意经,我们现在也是转变了一个模式,我提供了这个数字员工,给你解放了10个人的能力,每年你给我1-2个人的工资,也是每年付费的模式。

所以,跟SaaS的商业模式基本上也是一致的。我觉得我们也摸索出来,怎么在这些数据保密不能上云的情况下,怎么去演变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我觉得我们在金融行业已经走出来了。

 

04/
SaaS服务迈向黄金十年

叶冠泰:请大家根据自己公司产品的特性、行业的服务特性,聊一下中国的SaaS在未来10年的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或者行业的使用率?

廖万里:我相信现在SaaS服务未来也是整个中国的黄金十年。

其实大家看到整个数字化,数字化经济、数字化转型,都是经常挂在国民经济或者很多企业里面经营目标的口号。在这里SaaS作为一种快速的交付、快速的响应,很简单的部署,非常好的模式,而且整个信息化需求越来越旺盛的时候,这种模式我觉得是非常看好的。

在中国,我们有广阔的市场,我们有非常庞大的数据,这些都成为SaaS快速发展的一些基础,所以我觉得未来我是非常看好中国SaaS数字化的服务前景。

华俊武:现在有4亿用户,4亿的办公人,在用钉钉和企业微信,整个中国职场的人大概有8-9亿。现在钉钉和企业微信,已经通过产品覆盖了中国40%的人群。

我相信在十年以后,这个数字会翻一倍,有80%的企业都会有SaaS的平台。我们的产品对于未来的预测,现在只有10%的企业,有像我们这样的学习平台、数字化的SaaS维度的学习平台,未来十年以后我相信这个BD会像今天的钉钉和今天的企业微信一样,有30%-40%的企业,都会有这样的标配的产品,所以对于未来我们是非常看好的。

刘平:在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以及中国工业互联网企业上云上平台大环境催生之下,制造业已经开始全面意识到要信息化,要上云,要用SaaS等等。也催生了各种各样的软件厂商冲到行业里面来,大家都不懂得水有多深,这是一个大的机会,肯定是一个井喷的时代。

因为这个行业跟别的行业可能差异比较大,我认为可能没有那么容易,80%-90%都会死掉,这是一个现象。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冲进来的,不到1、2年就死掉了,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是也很危险,需要去深耕,去做精做细一个行业。

所以,我认为在这个阶段,还需要更多去发展自己的客户,培育自己的生态,去高筑墙的阶段。对于SaaS来讲,如果真的留存下来,能够在中国做大,我觉得在全球也是会大的。

因为中国制造业那么多,只要能够在中国市场上头部做大,我认为在全球绝对是一流的企业。

陈南: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软件会给他带来自身能力的塑造就很强了,所以这种共识不断累积,肯定对于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想有这样一个前提,我们的SaaS软件公司一定可以在未来几年进入非常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