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新闻

十年间投出60多个医疗项目,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颖宇解析医疗投资逻辑

2017/08/29 | 36氪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 梁颖宇 女士

今年8月2日,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试剂研发生产企业艾德生物正式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

5月31日,杭州启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召开发布会,正式宣布公司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经导管主动脉瓣膜产品Venus A-valve,被CFDA批准上市,这是我国首个用于介入治疗的人工心脏瓣膜,填补了中国市场空白;

4月21日,上海透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在深圳创业板敲钟上市;

2016年5月,甘李药业发布上市招股说明书,其研发的第三代胰岛素产品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外药企的的垄断局面。

上述都是启明创投在医疗投资中的典型代表。据了解,创立于2006年的启明创投,目前旗下管理六支美元基金,四支人民币基金,管理资产总额达27亿美金。其中超过40%投向了医疗健康领域,十多年间已经投资了60多家医疗公司。

近期,我们采访了启明创投的主管合伙人梁颖宇女士,解析启明在医疗上的投资逻辑。

梁颖宇女士拥有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加入启明前,梁颖宇曾就职于Mobius 风险投资公司,曾任PacRim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合伙人,还创办了三家分别从事肿瘤医疗耗材、医院和专科药的公司。

目前梁颖宇是甘李药业有限公司、再鼎医药、杭州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杭州启明医疗器械、嘉和科技、康希诺生物技术和贝瑞和康的董事;同时还负责艾森生物、无锡蕾明、长和医疗、缔脉、义翘神州、苏州凯杰和诺辉健康等的启明医疗投资项目。

梁颖宇表示,目前启明在医药、医疗器械耗材、诊断、医疗服务及互联网医疗上均有所布局,但其中以技术驱动型的项目居多。随着需求的增加、新技术的引入,未来十年医疗市场将迎来更大规模的爆发。

创新型医疗器械耗材受青睐

据中国医药信息2016年发布的中国健康产业蓝皮书显示,医疗器械产业是健康产业中增长最为迅速的领域,也已经成为资本市场最为看好的投资热点之一。2015年医疗器械市场总量达到3千亿,预计到2019年医疗器械总规范会再翻一番。

从国家层面上,2014年国家就接连出台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明确支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且体现国际创新的医疗器械的研发与审批。

在此方面,启明创投投资的杭州启明医疗就是其众多投资案例中的一个典型。

杭州启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研发的经皮介入人工心脏瓣膜Venus A-valve是我国首个用于介入治疗的人工心脏瓣膜产品,今年4月28日正式或CFDA批准。这也是迄今第一个在进口同类产品之前获批的中国造的心血管疾病创新器械,填补了国内空白。

不过,最初启明对这家公司的投资仍采取谨慎的态度。“第一次见到启明医疗创始人訾振军先生是在8年前,那时候公司还只有第一代产品,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梁颖宇称。而当2012年再次接触启明医疗时,公司已经研发出了第四代介入人工心脏瓣膜,且刚刚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时,启明创投认为正是投资的一个恰当时间节点。

梁颖宇认为,之所以选择启明医疗,最看重的就是启明医疗创始人訾振军和他带领下的专业团队和技术资源优势。对比爱德华和美敦力的介入人工心脏瓣膜产品,启明在手术操作性上更简便,在国际市场上同样具有技术优势,未来也将走向全球市场。

诺尔康也是梁颖宇非常看好的项目之一,它是中国第一家,全球第四家可以生产人工耳蜗的公司。

目前,整个中国目前有300万耳聋儿童,人工耳蜗是目前耳科医学领域根治重度耳聋或全聋的最有效的医疗器械,但是由于平均每套高达20万的价格而难以普及。诺尔康人工耳蜗产品性能可以媲美进口产品,而价格仅是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产品升级及维护等长期使用费用仅为进口耳蜗的一半甚至更少。目前,启明创投已经是诺尔康的最大投资方。

把握时机,押注医药研发

除了对创始团队与技术能力的考察外,梁颖宇对市场有着敏锐的洞察。

“在医药市场中,国外药企的新药研发投入在30-50亿美金,而中国新药研发投入在3000万-5000万美金。而中国作为第二大医药市场,美国等医药企业势必希望通过与中国药企合作,进入中国市场。我们投资的再鼎医药就相当于外国药企进入中国的一个入口,将国外Ⅱ期、Ⅲ期临床的药物引入中国。而这种模式也将是未来中国医药研发的趋势。”梁颖宇表示。

据了解,再鼎医药创始人杜莹曾经创办了黄埔医药,到她离开时,这家公司已有5个在研药物,并创造了本土多个第一。源于对团队的信任和对模式的认可,启明在公司团队还只有两个人就投资了再鼎医药。

目前,再鼎医药已经与多家跨国药企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有8种新药正在临床阶段。今年7月再鼎医药刚刚完成3000万美元C轮融资,累计融资达1.6亿。

医药是启明在医疗中投资最多的细分领域之一。梁颖宇认为,目前生物药项目价格普遍较高,但由于政策持续利好,这其中依然有不少投资机会。而启明已经在这一领域提前布局。

2009年,启明投资了甘李药业,这也是启明在生物药领域中的第一笔投资。

当时国内能做生物药的企业只有四家,甘李是其中之一,大部分药企都在仿制药领域竞争。而甘李药业切入的胰岛素方向,国内都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称,中国20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达9.7%,推算病人约为9200万人;糖尿病前期患病率达15.5%,推算处于糖尿病前期者约1.48亿人。

甘李药业研发的第三代胰岛素和第二代相比,有着明显优势,甚至有人断言,第三代胰岛素最终将全面取代第二代胰岛素。然而,在甘李药业之前,第三代胰岛素市场被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三家国外医药巨头垄断。

因此,尽管当时甘李药业的业绩连续三年几乎没有增长,梁颖宇认为这依然是值得投资的方向。

如今,在中国第三代胰岛素市场中,2016年,外企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分别占领50%、17%以及10%的市场份额,甘李药业占比为9.29%,稳坐国内第三代胰岛素药企第一宝座。去年5月,甘李药业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冲刺IPO。

康复或将成为医疗服务中的下一个爆发点

梁颖宇表示,虽然启明在医疗服务领域中的投资项目远远低于技术型企业,但是医疗服务上依然有比较看好的投资方向,康复就是其中之一。

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美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在200亿美元左右(人均80美元),若包括长期护理在内则有2000亿美元;同期我国国内康复医疗市场规模仅有200亿元(人均15元)。如果按照基本满足我国康复需求的水平测算,至2023年,我国康复医疗产业规模有望达到10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8%。

按照人社部、国家卫计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纳入医保的康复项目由此前的9项增加至29项,各地原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继续保留。这样大大减轻了患者的费用,对康复行业无疑是一个利好政策。

面对巨大的市场缺口以及政策的支持,康复有望成为新风口。梁颖宇表示,国内康复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康复体系的搭建上有着前瞻性。不仅是借鉴国际先进康复治疗理念、技术及服务模式,筹建医院,同时,还需要着手准备人才的储备与培训,建立康复人才培训基地,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布局。

此外,精准医疗、人工智能与医疗的结合都是近年来大热的投资方向。

不过,梁颖宇认为,在精准医疗方面,很多公司的误区在于多购买设备、多拓展市场份额,但是随着测序成本降低、中游服务价格的下降,这类精准医疗公司的盈利并不容易。未来将有一大批精准医疗公司面临淘汰,而留下来的将是真正技术领先、检测精准度高的2-3家公司。

“目前AI+医疗的项目还没有较好的商业模式,因此在这一领域启明一直保持关注,但还采取的是谨慎的投资态度。不过,相信医疗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是未来发展方向。”梁颖宇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