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新闻

启明观点 | 启明创投陈侃:中国创新药的全球化模式

2024/06/12 | 投中网

创新药市场正迎来变革时期。一方面,中国创新药产品陆续在欧美上市。另一方面,跨国药企并购加剧。 

正如启明创投合伙人陈侃指出的,从2022年开始,国外的药企不断引进中国的创新药,交易数量、交易金额不断创新高。“这意味着中国的创新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技术水平,甚至有些产品比海外更优秀。”而且在未来,越来越多的国内药企将会掌握在海外进行产品开发的能力,融入海外资本市场,不仅是把产品卖出去,还会通过并购、共同开发、海外上市等多种方式扬帆出海。 

陈侃预言道,“中国会涌现一批单个产品能够有30-50亿美元销售的预期,市值能够达到50-100亿美元的来自中国的全球化药企。”一个关于中国创新药企业的“新全球化”阶段正在到来。 

创新药行业在过去几年经历了从“热门”到“寒冬”的剧烈动荡。面对“寒冬”,多数人的选择是下牌桌,寻找下一个暖冬。作为一名年轻投资人,陈侃的选择则是坚守、变通,在不响中开启中国创新药的出海征途。近日,在“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上,启明创投合伙人陈侃发表了题为“中国创新药的全球化模式”的主题演讲。 


启明创投合伙人陈侃

以下为现场演讲实录。 

01/
中国创新药不断出海
实现国际化

我入行之前在药企做药物研发,创新药这个行业虽然经历了寒冬,但马上就要起飞,像电动汽车和光伏产业一样进入国际化时代。 

我在2012年回国,那时中国的生物科技基本上是“北大荒”,大家不知道怎么做药,外企在中国的研发中心看起来都高不可攀。我自己在药厂做研发,但那时投资主题基本上是临床CRO或者是仿制药,创新药都未曾想过。   

启明创投在2014年投资了再鼎医药(NASDAQ:ZLAB, 09688.HK),把海外的高质量创新药在中国的销售权拿过来,在中国市场进行临床开发,并且进行销售。再鼎医药最后在纳斯达克上市,也带动了一波国内的药企引进海外创新药,在中国境内做完临床并且上市销售的浪潮。 

这波浪潮从2016年开始到2021年一直往上升,在2022年、2023年数量开始往下降,当然和资本寒冬有关系,但另一个重要的趋势,是自2022年以来,国外的药企开始引进中国的创新药。这一交易数量、交易金额不断创新高。2024年虽然只是经过了一个季度,但交易的金额已经达到2021年全年的交易金额,可以看到海外的药企愿意引进中国的创新药,并且付大价钱,这个时代已经开始出现端倪了。 

原因是什么?第一个原因是,生物科技或创新药的开发和通用人工智能(AGI)有点不太一样,AGI现在处于爆发性增长,并且没有看到瓶颈的时代。创新药和生物科技因为要在人体中验证才能证明科技的可靠性,并且是强监管的行业,所以它的技术进步是相对缓慢的。但中国在美国和欧洲之后跟随的速度可以很快,因为前人已经帮你铺好路了。 

第二个原因是,欧美药企10年前、5年前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培养了大量人才。另外中国传统药企,像恒瑞医药、先声药业、杨子江药业等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几个因素加在一起催化了中国创新药出现当下的局面,不断出海并且国际化。

给大家举个例子,去年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的前十,第一是A股的上市公司百利天恒,卖给了美国的施贵宝,首付是8亿美元,整个交易金额是84亿美元,这个金额还是比较巨大的。交易基本上都是一些临床阶段的产品,譬如肿瘤,或者减肥这些热门的治疗领域。

为什么我们的创新药能够出海?主要的驱动力是什么? 

主要驱动力是中国创新药的技术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甚至有些比海外优秀。 

举个例子,下图中的线表示了肿瘤病人的生存期,这条线越往上、拉得越长表示生存时间越长,红线代表了国内百济神州开发的治疗白血病的药物,蓝线是强生和艾伯维开发的治疗白血病的药物,百济神州的药物在头对头实验中击败了金标准强生和艾伯维开发的药物。

南京传奇在纳斯达克上市,开发的药物在五线的骨髓瘤患者中ORR(患者总缓解率)达98%,也就是98%的病人肿瘤是缩小得比较明显的。对标的产品是百时美施贵宝的产品,同样的产品只有72%的病人的肿瘤缩小了,所以再次证明创新药的发展,不是因为价格比较便宜,更多是因为我们的药物研发水平已经达到并部分超过了海外药企。

02/
多元的创新药全球化模式

接下来讲一下全球化的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刚才我讲的对外授权(license-out),中国的药企开发一款药,把海外的权益(除中国以外的权利)授权给海外的公司,往往包括了首付款、销售提成。销售提成是10%,这个交易可以看到是比较有利于欧美药企的。 

第二种模式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授权是共同开发,这里面包括首付款、里程碑,以及全世界范围内50%上下的销售分成,授权方也要共同承担临床费用。优点是大家都可以参与分成,像南京传奇和强生的合作,其实就是这种模式,缺点是欧美药企和中国药企进行协调,共同开发,共同承担费用,所以费用也比较昂贵,尤其是欧洲和美国的产品开发费用。

共同开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百时美施贵宝引进了百利天恒的药物治疗肺癌,首付款是8亿美元,潜在交易额84亿美元,同时双方是共同负责美国的开发和商业化,百利天恒负责中国国内的开发和商业化,海外的权利是百时美施贵宝全权负责。第二个例子是强生和南京传奇,强生和南京传奇共同开发骨髓瘤的药物,首付款达3.5亿美元,两家公司共同承担临床开发费用,在大中华的权利中,南京传奇有70%的销售分成。

第三种模式是并购,这是比较有利于投资人的,尤其是全现金的并购,这样能够实现现金的回报退出,最近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欧洲或者美国的药企收购中国的企业。 

收购分两种,一种是全现金,另外一种是股票。前两个例子是全现金收购,一个是阿斯利康收购了亘喜生物,另外一个是欧洲的Genmab收购了普方生物。第三个例子是Nuvation收购葆元医药。 

最后一种模式是海外上市。在海外上市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走的一条路,也就是A轮、B轮主要由中国的投资人进行投资,伴随成长转到美国去做Pre-IPO轮以及IPO轮融资,最后在纳斯达克实现上市,投资人实现资金流动性以及退出。 

中国创新药的全球化、国际化竞争也面临很多挑战。

创新药的产品开发和其他不一样,它的产品开发主要是临床试验开发,涉及到很多临床操作(Operation),中国企业在海外的临床试验能力不足;另外中国创始人、管理团队在面对欧美投资人时,交流能力、沟通能力是相对比较弱的。此外,对欧美企业来说,我们的数据呈现形式存在不足,在很多地方不一定能达到他们的要求;在收购中国企业的时候,他们考虑的因素会比收购一家欧美企业多很多。   

03/
有望涌现一批优质的全球化药企
融入海外资本市场

我对中国创新药国际化的展望,主要是越来越多的国内药企会掌握在海外进行产品开发的能力,会融入到海外的资本市场,出海的方式也会多元化,不单只是把产品交易出去,而是会通过并购、共同开发、海外上市等方式实现出海。另外会涌现一批单个产品能够有30-50亿美元销售的预期,市值能够达到50-100亿美元的来自中国的全球化药企。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启明创投投资企业的出海情况,在过去的两年中,启明创投的投资企业达成了19项授权交易,都是对外授权,对象都是欧美的药企,包括阿斯利康、罗氏、辉瑞,首付金额都是几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整个交易金额往往在十亿美元到二十亿美元之间,这也部分说明了我们这些投资企业的实力,以及中国创新药整体的实力。

我们怎么做到这点?一是我们会定期和海外药企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二是我们会将投资企业对接给国际药企,我们每年会举办大会,邀请国际药企和投资企业进行对接,去年大概举办了70-80场的会议,让他们进行项目层次的交流,通过我们投后的努力,去促进这些交易的实现。

谢谢大家!


来源 | 投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