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ming News

影响力峰会| 邝子平: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感想

22/08/2018 | 爱科百发

2018年8月17日,第三届华兴Alpha影响力投资峰会在京召开,本次活动由华兴资本Alpha主办,星起联合主办,华兴Turbo承办,IT桔子担任首席数据支持方,人民创投为首席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包凡、邝子平、盛希泰、赵亚辉、甘剑平、朱啸虎、马骥、周翔、李丰、魏珂、周炜、王钧、黄明明、乐金鑫、刘毅然、戴汨、王东晖、赖晓凌、李明、姚亚平、岳斌、熊飞等数十位投资界大佬携手创业菁英齐聚现场,共同围绕「AI人工智能技术」、「BlockChain区块链技术」、「Cloud云技术」、「Big Data大数据技术」、「IOT物联网技术」、「HealthTech大健康科技」六大科技,以及它们与消费、教育、工业、医疗、金融等行业的深度结合,从投资、技术、行业应用等角度展开分享及讨论。会上,华兴Alpha也发布了《六大科技技术投资及行业应用情况报告》。

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作为嘉宾进行了题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感想》的主题演讲,以下为现场速记完整整理:

大家下午好,今天聊一下AI人工智能一些想法。

首先,大致把人工智能目前的市场状况做一个简单的总结。那这一些信息呢,就不是我自己的想法了,基本上在各种分析报告等等这些摘取了一些数据。

大家都知道人工智能在过去几年飞速的发展,主要是几个比较大的推动力。

第一,算法在前面几年,尤其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这一个流派起了比较大的作用以后,整个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非常的迅猛。

第二,算例的提升,以GPU为代表的新型计算的方式。

第三,数据量的迅猛提升。不能够忽视的一点。当然就是全世界各国政府对人工智能的大力支持,我们现在发生中美贸易战,美国人民老在批评我们很多产业政策,特别在AI领域里面,世界上各个主要的经济体系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促进这个领域发展的政策。

如果我们单看中国的话,其实在过去的几年里面,出台了很多不同的支持政策。这些政策真正落实到我们项目里面,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当然就是各种类别鼓励的资金,我们投资不少企业,也能够享受到很多政府方面的一些资源。那至于有一些特别大的企业,为什么还需要拿这个资金,我有时候也特别搞不明白。我非常尊敬科大讯飞,但是科大讯飞这么大的企业也是几千万的政府补贴,所以从一个方面也说明了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还是非常大的。

第二,在AI落地场景方面,政府的支持政策能够让很多的这些落地的场景更好的去实现。当然最大一个买单方,就是在人脸识别方面。中国这边的发展非常的迅猛,很大一个买单当然就是政府这一块。

如果看投资的话,融资的金额、融资的笔数,中国都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金额上,中国是远超世界各国的,是第一名。那在融资的笔数方面,也是接近美国的第二名。

那如果是看行业的话,企业总数的话,这是清华大学研究中心做的一个统计。企业也非常多,尤其是在咱们北京。所以,过去大家都讲扔一个石头下去,一不小心砸到一个做PE的。那现在估计呢,最有可能还是砸到做PE的,第二可能就是砸到做AI的。

从融资金额和笔数,当然有些人就说这么大的一个金额,那应该就中国这边,咱们钱多人傻。我觉得并不是,我觉得很重要一点,刚刚前面那一页说的政府很多政策优势,让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在落地场景里面是领先于世界上其它很多经济体。所以,中国AI企业的估值也相对比其他的国家会高一些。

我们看一下细分的市场,几个大的方面,大家都比较熟悉了。

1、视觉。

2、语音。

3、自然语言的处理。

视觉会比起在全球的比例要大一些。大家都比较清楚,待会儿商汤的朋友也会来这边做一个演讲,国内几个头部的做视觉的企业,无论是从融资的金额,以及他们真正落地的收入,都是比较有规模的。视觉这一块,尤其是在安防领域里面的真正应用产生比较大的,无论是收入也好,支撑企业的估值也好。

那语音这一块呢,中国也是有它的特性。

第一,中国人的语言,跟英文体系还是非常不一样。

第二,中文的输入比较麻烦,因此大家对语音的识别等等这些的需求,也是高于其他的文字的体系。

那落地方面呢,也是比起其他的国家更好一些。反而在自然语言的处理,以及应用自然语言的处理去做很多文本自动生成等等这些。还有前段时间在北美用NLP技术去做各种各样不同的boat,机器人工智能客服、助理等等的应用,比起在中国这边更蓬勃一些。

除了刚刚那几个主要的技术以外,如果把它细分到一些行业里面去的话,金融是我们这边看到金额投入最大的。另外,比如说汽车,我们几家头部的自动驾驶的企业,也都在中国这边非常成功的融到了比较大金额的融资。包括像娱乐等等这些,也都发展得挺不错。

企业这一边,这个图大家可以看得到,如果我们把人工智能的几个方面,把它看成是一个sate的话。那在基础层这边,有芯片,有支撑的,无论是做云、做大数据、做各方面的这些技术,还有不同的技术平台。在上面这一层的技术层,那东西就多一些了。比如刚才提到的机器视觉、语音语义、机器学习平台型的技术。

应用方面,在中国这一边发展最热闹、最好的一个层面。无论是在安防、在医疗行业、在网络安全,还是自动驾驶,或者是在机器人等等这些领域呢,都有发展不错的国内企业。

前面都是罗列了一些采集到的数据。接下来就谈一谈我们这些年在投资这个领域里面一些感悟。

第一点,我认为AI(人工智能)会是一个比移动互联网更大的一场技术革命。它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整个世界。启明创投现在更多的还是在看跟AI直接相关的一些投资,真正大的AI投资,或者是AI引伸出来的投资机会今天还远未被发掘出来。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认为AI会像电一样影响到整个人类发展的进程,我们看发电的话,假如只看到发电厂的投资机会,甚至挖煤、采煤能够去发电的能源,以及发电的设备,那肯定就远远低估了发电所产生的机会。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我们做AI方面的投资也好,AI方面的创业也好,这个领域在未来10年、10几年都会有一个最大的影响。

第二点,在AI技术上面,我认为已经足以在很多的领域里面落地、应用。无论是人脸识别的应用,还是说语音识别的准确度,都已经完完全全能够帮助到我们的生活。但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也会对它有很多不实在的期待。所以,也会造成很多的希望。

那这边是一个科技方面的,比如说它从早期的RND,到公司拿到早期的融资。到第一个阶段的非常昂贵退出市场,那一直会走到一个高峰。到高峰以后呢,慢慢就会迅速的去往下掉,掉到大家失望的一个谷底。相信AI也会走这么一段路,而且我觉得AI其实现在还在往上爬的阶段。

所以,我们在这个领域里面去投资的朋友,可能会遇到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面,所谓的AI泡沫的现象。但是当AI泡沫破灭以后,它会迅速的回落,回落到一个谷底。然后从这一个比较扎实的基础,它又会慢慢的更有底蕴,更扎实去回升。所以我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面,AI的投资还是会很热,然后我觉得会有调整,泡沫被急坡的阶段。

另外是对AI技术平台投资的思考。我觉得现在做平台的这些企业的投资,其实已经不少了。无论是做人脸技术的,做语音技术的,做各种各样技术的,甚至是做无人驾驶的一些平台性的技术。大家都在讨论一个技术平台到底是走向垂直化的应用,还是走向一个通用的平台。在短期内,我相信可能走向垂直应用会更多一些。因为毕竟在这个科技发展的早期,单做平台还是比较难找到很多比较零散的应用。所以,大家可能都会集聚到一些比较大的技术垂直应用上面去。

但是平台我觉得还是需要的。平台的发展,肯定就是在这个发展阶段里面,会从以后越来越多小一点应用出现的时候,对这些平台的要求,慢慢就会出现。但是这个时间点,可能就不大好预测了。

接下来是在不同领域,AI投资的一些思考。

第一,市场很大,商业逻辑很清晰,这些落地场景。比如说安防,竞争已经非常的激烈了。

另外一种,市场很大,应用场景很清晰,但是商业逻辑还不是特别清晰的领域。比如说医疗,非常大的领域,应用的场景,比如说像影像、诊断这些,其实大家都很清晰,能够用的。但是它的商业逻辑,怎么赚这个钱,比如说我们也投资了一些在医疗领域里面的企业,都知道这个领域很大,但是怎么商业化,怎么赚这个钱,还不是那么清晰。

另外,比如说仓储、物流、仓储机器人,或者现在也有很多人在看,送餐的机器人,我觉得这些非常值得大家摸索,继续找到新的、好的投资标的,有些可能会引申到下一个巨大的爆发点,有些可能就是一个伪命题。我自己认为送餐机器人好像是个伪命题,但是仓储物流可能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新的爆发点。

其他的一些AI投资领域,比如说客服现在其实也蛮多的,通过NLP做客服的,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育。

在投资机会这边,我觉得另外一个考虑是,我刚才也提到现在的投资非常非常的热。但是除了一些已经有非常清晰的落地场景的体验之外,我们其实更多的是处于探索一个场景的过程当中,很有可能找出一块非常广阔的天地。

但是在探索的过程当中,投资热非常有可能就降下来了。所以,我会建议我们的企业家,在做融资的时候,在估值方面要有一个平常心。并不是越高越好,当然我干这一行,可能说这句话大家都不大信,但如果现在在一个非常火热的市场里面,大家用一个很高的估值来融资了,但是在我们这轮融的钱没有办法把我们带进一个商业场景的情况下,我们再要融下一轮,而刚好我们的下一轮是在AI投资热降温的阶段,我们的估值扛在那边,会对这样的企业非常不利。

否则就是为了下一个阶段储备足够的粮草,你觉得现在估值这么高,我就把后面3年的钱一股脑都融了,这个也可以,不然可能还是会有一些挑战。

另外,场景的观察,一些大的今天认为是细分领域的很快就能够变成自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比如说自动驾驶、机器人,现在大家都把它放在了AI的一些子领域里面,我相信这两个很快就会变成机器人,从陪护机器人到仓储等等都会形成巨大的产业。

人才仍然是一个巨大的瓶颈。在前段时间里面,融资热情这么高涨的时候,人才的薪酬水平等等,甚至对股权的要求都非常高。所以在这点上面,我觉得对我们初创企业也是一个挑战。

最后,目前我们看的更多的仍然是如何通过AI赋能一个已有的行业,而真正我觉得AI巨大的机会就是所谓的原生态AI的企业,比如说仍然用发电这个例子为例,蒸汽发电1882年左右就开始有,最早是点亮了美国的路灯,发电能够把以前的煤油灯用电给点起来。

但是另外一个巨大的行业,电视机如果没有电能够拉到千家万户去,就不会有电视带来后来的非常庞大的工业出来。所以我觉得,因为AI而生的这些企业,在未来的10年、8年里面会陆陆续续的诞生,这给我们做投资的和做创业的朋友都应该带来非常非常好的机会。

总体来讲,我对整个AI的发展充满了期待,但有一点,前途是光明的,道路还是比较曲折,大家要做好准备,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