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ming News

启明创投梁颖宇:创业者是生命里重要的朋友

15/03/2018 | 健康界

“您为什么会成为投资人呢?”

在启明创投位于北京国贸的办公室里,面对健康界的这一问题,梁颖宇笑了。她是启明创投五大主管合伙人中唯一的女性,却主导了占据全部投出资金40%的医疗健康项目,12年来共投资约80个项目,且业绩骄人。

“应该是小时候的经历决定了会倾向于走这条路吧。”出生于广东顺德的商业世家,梁颖宇的爷爷奶奶和爸爸都做生意,“从小就习惯听奶奶讲经商的故事,她教会我思考成本和收益,怎么在商业上判断人。当我还只有十几岁时,坐在餐馆里吃饭,就会饶有兴趣地去算这家店一天能赚到多少钱。”

梁颖宇常驻启明创投香港办公室,她的名片上除了公司合伙人职务,还有(香港)太平绅士的头衔。她的普通话不算太流利,有时候还要借助英语表达。

大学就读于藤校康奈尔,拿到斯坦福的MBA学位,梁颖宇曾经在美国从事风投工作,回到香港之后自己创办了三家分别从事肿瘤医疗耗材、医院和专科药的公司。从启明创投成立起,她就负责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起初因为自己还在创业,所以兼职工作,后来企业被成功收购,开始全职做投资人至今。

这样的背景和经历,听来很是传奇,而眼前的她平静、温和,很爱笑。

自然,梁颖宇是异常忙碌的。在见健康界之前,她刚从北京六环外启明创投投资的一家药企回来,下午紧接着还要参加一场活动。满满当当的行程间隙,她接受健康界的专访见缝插针安排在中午12点半。

理性和感性兼具

梁颖宇大学攻读的专业是管理,并没有和医学或者生物相关的学术背景,“那为什么会在回到香港后想到从事和医疗相关的创业呢?”

“只因为我的一位远房表叔得了肝癌,我就想做跟癌症相关的事情来帮助他。”

出于单纯的发心,梁颖宇成立了几家公司包括诺凡麦公司,引进国外优质的肿瘤治疗耗材和肿瘤药。诺凡麦后来被卖给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回报达20倍。在此过程中,她发现中国医健产业还有很多空间和机会,恰好启明创投也发出邀请,希望她加入并领导医疗健康投资团队。她决定试试。这一试就是12年。

她从小坐在餐馆都会去计算收入,习惯理性地思考生意经,但也会感性、听从本心地去做出重大选择。这样的两面性格,也贯穿于她的投资经历。

“2009年,我们接触了一家国内胰岛素企业,”当时国内能生产生物药的企业不过4家,梁颖宇决定投资这家企业,却遭到了周围的一致反对,“就连我的项目经理都反对。”启明创投其他合伙人提出质疑,当时市场上已经有众多药企聚集在胰岛素行业,投资该企业是否还有突围机会?但梁颖宇始终坚持,因为这家企业生产的是第三代胰岛素,而当时国内胰岛素市场还停留在第二代胰岛素时期,更何况这是唯一一家第三代胰岛素产品生产商。

实际上,当时这家企业已经三年没有业绩增长,不过,梁颖宇却认定,只是时机未到,放眼于未来,一定有极大机会。

如她所料,2010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文称,中国20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达9.7%,推算病人约为9200万人;糖尿病前期患病率达15.5%,推算处于该期的病人约1.48亿人。这些数字还在持续增长,摆在面前的,是市场机遇,也是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现在,该企业的产品已经销售到二十多个国家,也是在美国完成生物医药一期临床试验的第一家中国公司,目前正在IPO冲刺期,根据证监会网站上公开的招股书,启明创投是最大的机构投资者。“我看着创始人从一个研发人员慢慢开始懂得销售”,而梁颖宇也为此付出了很多,曾经有一段时间,她把近50%的时间都放在这家公司。

她时不时会有颇为有趣的措辞。“后来发生了一些很妙很妙的事”,她用这样感性的表达来描述投资企业、并且和它一起成长的过程。回忆起当初的坚持,她语气坚定,富有内在力量,当初启明创投内部的投资委员会一再否定投资这家胰岛素企业,“过会三次,终于通过。”

不追风口 引领风口

投资业绩喜人的背后,是梁颖宇及启明创投一脉相承的投资策略。十多年前,医健项目远没有如今这么火热,而启明创投在成立之初就把医疗作为四大投资方向之一。“我们并没有追逐热点,而是希望我们投资过的领域成为热点。”梁颖宇笑着说。

不追风口,引领风口,正是启明创投布局未来的投资逻辑。“看中一个行业,并在行业里看中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空间,这才是启明创投要做的。”

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曾如是阐释启明创投的投资理念:通常投资市场上什么细分赛道最热,该行业的创业者们就纷纷来找启明,而这并不是启明创投所期待的局面。按照他的说法,在一支基金的存续期里,第一年启明创投的势头会很猛,在看好的某一细分领域集中火力打两三枪,等第二年、第三年市场的热潮起来时,启明创投在这方面的布局很可能已经结束。反而是另外那些启明创投还没关注到的领域的创业者,更应该找过来寻求融资。

当然,这种富有预判性的投资眼光,是基于对整个行业发展趋势全面而清晰的认知。

“现在看好医疗健康产业哪些细分领域呢?”

梁颖宇笑称,现在医健项目都太贵了,默默投了这么多年,如今整个医疗行业都热了起来,反而有点不习惯,“不过我们基金募资倒是方便了。”她告诉健康界,最近几周因为迈瑞医疗A股上市被否,医疗行业的热度似乎降了一些,但这些市场热度的变化并不构成启明创投的投资风向标。

“我们还是有比较看好的投资领域”,梁颖宇表示对新药研发、医疗耗材、医疗服务、医疗IT等等,都非常感兴趣。

启明创投有一支稳定的合伙人团队。近年来,创投基金人员流动率很高,但是启明创投从来没有流失过合伙人,而且绝大多数合伙人都已在一起共事十几年。

梁颖宇介绍,启明创投的主管合伙人都有过创业或者深度运营管理公司的经验,这一点在投资的时候互相助力不少。毕竟有过创业经验的投资者会更加了解行业,在判断项目的时候能够更加从容;而且有过创业经验的投资人,一般会更能理解创业者的处境并给予恰当的帮助。

“比如,创始人告诉我这个项目可能要晚三个月才能进入市场,我会觉得没问题,因为如果我们自己做可能更晚。”

创业者最可敬

短暂的采访过程中,梁颖宇屡次感叹创业者“不容易”,表示自己从创业者身上学到太多。她甚至用“熬”字形容中国的创业者,为了目标和梦想,可以承担极大的压力。“我们投资的企业里大概有25%的创始团队,可以在产品出来之前,在有收入之前,给员工按时发工资却停掉自己的薪水。这放在美国创业者身上,是不可想象的。”

梁颖宇告诉健康界,目前的节奏是每年投资十家左右创业企业,而为了投出这些项目,则是要看海量的项目,“一年总要看几千个吧,其中有不少企业和创业者我们都是追踪多年,一直在看的。”

再鼎医药是启明创投出手漂亮的一项投资,也被梁颖宇称为最难忘的项目之一。再鼎医药创始人杜莹曾经一手打造和黄制药,离开之后创立再鼎医药。在再鼎医药团队还只有两个人时,启明创投就决定注资。

仅用三年时间,到了2017年9月,再鼎医药在纳斯达克上市。据招股书披露,启明创投在其上市前共持股25.3%,如今再鼎医药已成为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启明创投自然获得丰厚回报。

“三年多前,投资圈里没人去投新药研发,药企融资很难,但我们觉得行业的时机已到。而且深知杜总有能力打造优秀的企业,我们就选择做了再鼎医药最大的投资者。”梁颖宇跟杜莹认识十多年,语气里充满惺惺相惜。

提及医学检测公司千麦医学创始人郭尧的执行力,梁颖宇说话间隙透着钦佩,每家企业都会给投资人看商业计划书,但是上面的财务目标往往99%的公司都达不到,“千麦是我投资的少数几家能达到设定财务目标的公司。其实他们做独立实验室业务,每一单测试业务金额都很小,即便如此还是可以达到财务目标。”

投资人都会称赞自己投资的企业,但在梁颖宇这里,似乎透着一份更深的感情,也许是缘于女性特有的细腻,也许是长期陪伴的加持。谈及生产心脏人工瓣膜的启明医疗,她自豪地告诉健康界,去年启明医疗的主动脉瓣膜获批上市,这是国家食药监局迄今首个在进口同类产品之前获批的中国造的心血管疾病创新器械,“创造了历史”。

启明医疗团队富有研发生产经验,梁颖宇则会跟他们一起从战略层面沟通,“临床怎么做、产品怎么做、市场怎么布局”。梁颖宇会帮助从美国找合适的项目,看能否促进启明医疗和海外企业的合作。当启明医疗引进B轮高盛资本的投资时,启明创投也深度参与。无论是企业运作、财务、人事还是各种资源,梁颖宇和启明创投团队都会为投资企业分担。

“关于启明医疗,我们五年之后可以再来看。”梁颖宇的言下之意,启明医疗一定会成长为未来的成功企业,而自己也对启明医疗的成长有着极大的耐心,等待是五年起步。

很有趣的是,与梁颖宇聊得深入,每提到某个项目时,她都会很自然地说,“那时候我结婚了”或者“当时我有了小孩,在休产假”。每一个时间节点,一边是对应项目的重大进展,一边是自己人生的重要时刻,人生已和投资融为一体。

按照她的话说,长期合作的创业者自然也会成为生命里重要的朋友。她感慨称,自己一直特别幸运,以前投过的企业创始人连续创业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第一个来找我们”。

“我们下午会为创业者举办一场港交所针对生物企业开启绿色通道的讲座,请到了港交所相关人员主讲。昨天刚在上海举行,今天在北京再办一场,创业者们报名很踊跃。”

采访结束,距离下一场活动的时间已经不多,梁颖宇微笑告别,创业者们正在等待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