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folio News

启明星 | 4家启明创投投资企业上榜中国大消费创新企业TOP50

26/07/2019 | 创业邦研究中心

在长期的互联网思维浸淫,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助力下,中国大消费产业正处于一个商业新物种大爆发的时代。

近一年来,尽管全球经济依然被各种不确定性笼罩着,但从中国的几大产业表现来看,目前大消费领域表现依然活跃,多种新业态新物种涌现。

鉴于以上观察和分析,创业邦于今年5月推出了“2019中国大消费创新企业TOP50”评选活动,经过两个多月的报名征集、走访调研和数据分析,最终评出了50家最具创新力和影响力的大消费企业,它们主要来自新品牌、新型电商、新零售、新服务(生活服务)、新出行(交通出行)和新教育(教育培训)等6个细分赛道,是对当下中国大消费产业创新实践的挖掘和展示。

启明创投投资企业河狸家、Plum红布林、每日优鲜、途虎养车上榜。

同时,经过前期的调研,并结合50家上榜企业的数据进行梳理分析,创业邦还发现以下特点和趋势:

1.新消费时代来临

首先,从上榜企业所处的细分赛道来看,新品牌占比最高,为24.0%。随着80、90后新一代人群成为消费主体, “网红品牌”迅速崛起,其成立时间不超过5年,且在短时间内受到多轮资本追捧;另一方面,通过搭乘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的高速列车,不少成立时间超过10年的“老”品牌焕发新生,成为新时期的“新品牌”。

其次,新型电商和新服务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22.0%。当前,传统电商的流量获取成本越来越高,发展步入瓶颈。为了寻找新流量,以生鲜电商、社交电商、二手电商、跨境电商等为代表的新型电商异军突起,同时,去年下半年,以团长进行营销卖货的社区团购模式开始兴起。

此外,基于互联网、AI和大数据之上的新服务领域,近期也格外引人关注。

2019年,新零售成为大消费领域的新亮点,本次上榜的新零售企业占比为16.0%。

2.大消费进入“年轻化时代”

从成立时间来看,仅有12%的公司成立于2010年以前,而在2011-2015年之间成立的企业占比高达58%,甚至有30%的企业成立于2015年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服务性消费增长迅速,大消费产业的兴起催生出了一大批新兴企业。

另外,从创始人年龄分布来看,创始人趋于年轻化。其中创始人年龄在30-40岁之间的占比高达59.4%,还有6.3%的创始人年龄在30岁以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年轻人成为创业的主力军,另外,年轻人对于大消费领域存在的商业机会有着更为敏锐的嗅觉。

3.中西部地区消费潜力无限

从上榜企业所在地区分布看,在大消费领域,除一线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企业数量占主导之外,部分新一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也蕴藏着无限潜力。

4. 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林立

从估值分布来看,大多数上榜企业估值较高,独角兽及准独角兽企业林立。42%的企业估值在50亿元以上,46%的企业估值在10-50亿元,估值在10亿元以下的仅占12%。当前传统产业面临变革的大背景下,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大消费在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也造就了一大批独角兽及准独角兽企业。

从员工人数来看,上榜企业员工规模普遍较大。56.3%的企业员工人数在1000人以上,35.4%的企业员工人数在200-1000人之间,仅8.3%的企业员工人数低于200人。

5.精神文化消费越来越受重视

随着80后、90后甚至00后成为大众娱乐和消费的中流砥柱,潮流文化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对于更多的年轻人而言,它们的不仅是商品,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符号。

6.未来五年行业发展趋势

“您对所处行业在未来5年内的发展趋势判断是?”参评企业的提交的回答中,有几个关键词反复出现,它们分别是“数字化”、“智能化”、“全球化”、“供应链”、“消费场景创新”、“下沉市场”等,多数企业认为,消费行业将更加积极拥抱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同时还需要加强自身的供应链服务能力,多进行消费场景的创新和实践。在寻找新的市场方面,“全球化”和“下沉市场”成为现在消费企业重点关注的两个方向。

 

写在最后:

2019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21万亿元,同比增长8.4%,高于GDP的增长,全年零售总额有望突破40万亿元,如果不出意外,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但在人均消费方面,目前中国仅是美国的1/4,这对全球企业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机会,尤其是中国企业。

经过这次评选,我们可以看到,在大消费领域,中国已有不少估值超过10亿美金,甚至100亿美金的独角兽企业出现,其中还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了全球化的布局。我们相信,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继走出世界级消费公司之后,未来十年,中国大消费产业也将诞生更多的世界级公司。

来源 | 创业邦

作者 | 创业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