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ming News

启明专栏 | 启明创投梁颕宇:卫生防疫产业孕育而生

21/02/2020 | 启明创投
编者按:文章为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颕宇在《大公报》的专栏文章。此次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参与中国医疗健康初创投资多年的梁颕宇在文章中表示,中国有望以第一手数据开拓一个不只限于医药研制、病毒译码,还包括民间与各机构的后勤协作模式,进而结合成为一个全新的“卫生防疫产业”,实现中国医疗体系现代化、与科技结合提升医疗水平的梦想。
 
 
中国对抗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的战役,不知不觉打了近两个月。下笔之时,全国逾6.8万人确诊,死亡人数逾1600人,两者均远超17年前SARS的受害人数。疫情来袭确实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亦难以估量;但是抗疫期间全国公私营医疗组织、机构、企业和人员展现出的顽强斗志、极强的应变能力和团结精神,让我们看到中国医疗健康科技和产业的未来。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颕宇

 
参与中国医疗健康初创投资多年,目睹这些年来培育成长的企业在此次疫情中,在不同环节全情投入支持抗疫,从找出病毒源头、病毒检测和诊断、疫苗和新药开发、供应医疗辅助器材和技术,到抗疫支持等,均可凭国产实力提供一条龙服务。比起2003年SARS一役时,中国医疗科技基础薄弱,关键技术需要向外求,疫情爆发初期要倚靠外国协助分离病毒株,今天内地的医疗科技和研发能力已大大提升,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待到打胜这场疫战后,必定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01/
病毒检测精度提升
 
1月开始在武汉大规模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17年前曾站在前线对抗SARS的树兰医疗创始人李兰娟,作为内地唯一专注于传染病学的女院士,早于1月23日已评估新病毒符合传染病流行规律,是最早提出为了保证其他城市、省份的安全,宜考虑把武汉封城的专家之一。封城是一个重大决定,至今依然有人提出异议,但是从疫情扩散情况来看,这是一个谨慎负责的决定,把有可能传染的人局限在武汉,减少疾病的扩散。
 
与此同时,专家团队再没假手于人,靠着过去十多年累积的经验,配合创新科技应用于1月11日破解新病毒基因序列;继而到24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发布成功分离全国第一株病毒毒种信息及其电镜照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引物和探针序列等重要信息。医学专家们各自率领团队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科研实验监测,希望能尽快找出消灭病毒的方法,最新已有专家分离到8株病毒,李兰娟评估其中有几株非常适合做疫苗,这意味着向着研制疫苗的工作又踏前了一步。
 
抗疫战最艰难时期,政府果断宣布兴建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家抗疫医院。一声令下,3.4万平方米、1000多个床位的火神山医院10天内建成,3万平方米的雷神山医院12天完成,效率之高,举世刮目相看。官方全力推进,私营企业也积极提供支持,捐赠先进医疗器材,两家新医院随即投入服务,集结全国最优秀医疗人员,为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提供专门照顾。内地专业医疗诊断企业千麦医疗更临危受两家医院委托,合作承担生化、免疫、微生物和PCR项目检测,加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诊断。
 
千麦医疗接受委托后,火神山医院内专项实验室于1月30日改造完成;翌日派出实验室物流、技术人员入驻;第三日开始试运行,武汉市区内疾控中心开始向实验室转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标本;第四日即正式以获得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身份提供服务,充分体现公私营合作能大大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单是在检测与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方面,多家公司全力以赴赶制专用产品,致力提升对新病毒检测和诊断的速度、精准度。其中,天深医疗联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圳大学,共同研发出用化学发光法的新冠病毒IgM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操作很简单,省去样本在实验室检验时的复杂处理程序,22分钟即可得到检验结果。另外,针对病毒核酸检测能力供不应求,博奥赛斯研发出全球首个全系列血清学检测试剂盒,最快检测速度可达每小时400个测试,首报告时间30分钟;艾德生物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基因检测试剂盒,正申请进入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通道;仁度生物则研制出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能够快速准确的从呼吸道标本中检出病毒,识别早期感染。
 
02/
实现医疗体系现代化
 
一些从事疫苗和新药研发的企业也正争分夺秒,去年在香港上市的康希诺生物受天津市专项委托,牵头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工作,承担新冠病毒疫苗和临床前评价研发任务,开展快速满足应急的多种疫苗技术的评价,研发病毒载体疫苗、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关键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宇学峰早前获邀出席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研发策略研讨会,与全球科学家交流最新成果,希望加速疫苗研发。
 
其他医疗相关企业则提供辅助医疗器材和医疗服务,捐赠物资或提供资金供医院调度,设法减轻前线抗疫人员工作压力。当中,致力于人工智能医疗创新的推想科技,研发出一套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AI医疗影像系统,1月底已投入应用,可以快速、直接对无症状感染者和早期患者进行排查鉴别,筛选出“高度疑似肺炎患者”,为快速隔离、诊断、治疗争取时间。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微医集团则广泛发动全国的呼吸科、感染科、内科等专家,提供网上三分钟内响应的极速问诊服务,网上免费问诊可减少患者医院就诊交叉感染的几率。
 
大批医疗科技和研发企业积极参与抗疫工作,只是私营企业携手抗疫之冰山一角,一些从事AI、信息科技、互联网消费、新金融的企业,也通过各自擅长的领域提供服务,一些例子如抗疫医院用AI机器人送药、城市管理人员借助无人机监察检疫人士等应用,已广为人知。
 
这一场疫情对国民公共卫生造成重大伤害的同时,把中国过去接近20年累积的科技发展,特别是医疗健康科技的研发成果,带到一个最严格的试验场,在最严苛的环境中接受挑战,结果印证它们能经得起考验。疫情给予中国医疗体系不同环节一次携手作战的机遇,所产生的不只是临床经验,还有海量的大数据,配合AI等创新科技的应用,可以不断自我优化。中国有望以第一手数据开拓一个不只限于医药研制、病毒译码,还包括民间与各机构的后勤协作模式,进而结合成为一个全新的“卫生防疫产业”,实现中国医疗体系现代化、与科技结合提升医疗水平的梦想。
 
对于全国上下正不眠不休,正全力跟疫情搏斗的前线医护人员、千方百计寻求对抗疫情方法的科学家,所有凭着一己之力为抗疫作出贡献的企业家和同僚,我们真心致以崇高敬意!你们无惧疫情威胁正面与病毒交锋,为人类生命安全做出贡献,这是所有投身医疗健康和生物科技工作者的初衷;你们以身作则树立了最佳典范,深深鼓舞身边所有人,深信在大家共策共谋的力量下,疫情将很快能受控,迎来一个更美好的未来。